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蒙衣的意思、蒙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蒙衣的解释

(1).以巾蒙头。《左传·成公十七年》:“ 齐庆克 通于 声孟子 ,与妇人蒙衣乘輦而入于閎。”《史记·卫康叔世家》:“昏,二人蒙衣而乘。”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蒙衣,为妇人之服,以巾蒙其头而共乘也。”

(2).犹披戴。《史记·周本纪》:“ 紂 走,反入登于 鹿臺 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蒙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éng yī,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以巾蒙头
    指用头巾或布巾遮盖头部,常用来隐藏身份或掩盖真实意图。这一用法源自古代文献记载,例如:

    • 《左传·成公十七年》提到齐庆克与妇人“蒙衣乘輦而入于閎”,意为用头巾遮掩身份秘密进入。
    • 《史记·卫康叔世家》中“二人蒙衣而乘”,裴駰集解引服虔注释:“蒙衣,为妇人之服,以巾蒙其头而共乘也。”
  2. 犹披戴
    指穿戴衣物或饰品,尤其在特殊场合(如祭祀、丧礼)中象征性披戴。例如:

    • 《史记·周本纪》描述商纣王“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指其穿戴华服玉饰后自焚。

二、延伸解析


权威来源参考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完整文献出处,可参考上述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蒙衣

蒙衣是一个汉字词汇,由两个部首组成:草字头部和衣字旁部。草字头部表示植物,衣字旁部表示与衣物相关的意思。蒙衣的拼音为méng yī。

字形结构

蒙字的笔画顺序为:横、撇、捺、弯钩、撇。衣字的笔画顺序为:竖、撇、横、撇、竖、撇。

来源

蒙衣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的《豳风·蒙山》:“普天之下莫不蒙矣。”在古代使用时,蒙衣指的是遮掩身体的衣物,常常扮演保护、隐蔽的角色。

繁体字

蒙衣的繁体字为「蒙衣」,拆分部首和笔画与简体字相同。

古代汉字写法

在古代,蒙衣的写法和现代有所区别。例如,蒙字的写法会将草字头部的横改为斜线,衣字旁的竖改为撇。

例句

1. 他在大雨中穿着蒙衣,看起来像是一只躲避风雨的小鸟。

2. 为了保暖,他穿上了一件厚重的蒙衣。

组词

1. 蒙蔽:指迷惑、欺骗。

2. 蒙受:表示遭受、承受。

3. 蒙昧:指无知、愚昧。

近义词

1. 遮蔽:表示掩盖、保护。

2. 掩护:表示保护、遮挡。

反义词

1. 显露:表示展示、暴露。

2. 揭示:表示揭露、显露。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