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毁弃戒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且闕行之臣,犹求禄位;毁禁之侣,何惭供养乎?”
“毁禁”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理解:
宗教/戒律语境 指破坏或违背戒律规范,常见于佛教或修行相关的文本。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中“毁禁之侣”即指违背戒律的修行者。
现代成语释义 由“毁”(破坏)与“禁”(禁止)组合而成,表示对事物进行摧毁并加以限制的双重行为。该解释多见于现代汉语词典的引申义项。
补充说明:
建议具体使用时结合上下文判断词义,若涉及古籍阅读,优先考虑戒律违背的释义。
毁禁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拆分部首为「殳」和「示」,分别代表着「戈」和「示」两个部首。毁禁的总笔画数为14画。
毁禁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最初出现在《诗经·邶风·绸缪》中。在古代,毁禁主要用来形容丧失、毁坏和禁止等意思。
在繁体中,毁禁的写法与简体相同,仍然是「毁禁」两个字。
在古代,毁禁的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例如,「毀禁」是一种常见的古代写法。
以下是一些使用「毁禁」的例句:
1. 这次的地震毁禁了许多房屋。
2. 法律严禁对文物进行毁禁。
3. 战争带来了大规模的毁禁。
与「毁禁」相关的常见组词有:
1. 毁坏
2. 破坏
3. 摧毁
4. 禁止
5. 丧失
与「毁禁」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毁损
2. 抵制
3. 破坏
与「毁禁」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保护
2. 维护
3. 保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