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梅黄雨的意思、梅黄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梅黄雨的解释

指黄梅雨。 宋 陆游 《夏日》诗之二:“新泥满路梅黄雨,古木号山月晕风。”参见“ 梅雨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梅黄雨是汉语中对梅雨的别称,特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等地在每年初夏(通常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出现的持续阴雨天气现象。该名称蕴含了气候特征与文化意象的双重含义:


一、词义解析

  1. 指“杨梅成熟期”。此时江南杨梅恰逢果熟,故称“梅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另因雨季潮湿,器物易霉,亦写作“霉雨”。

  2. 关联“黄梅天”,即梅子黄熟时节。宋代赵师秀《约客》中“黄梅时节家家雨”即描述此景(《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形容持续性降雨。气象学中定义为“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时,冷暖空气对峙形成的准静止锋降水”(中国气象局官网)。


二、文化意象

古人将梅黄雨与物候、农事紧密联系:


三、科学特征

现代气象学界定梅黄雨需满足:

  1. 时间范围:东亚季风区6-7月的典型雨季;
  2. 气候指标:
    • 持续5天以上阴雨
    • 日均温≥22℃
    • 平均相对湿度≥80%

      (据《中国气候志》中央气象台编订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3. 中国气象局. 《梅雨监测标准》. 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官方权威发布).
  4. 温端政主编. 《中华谚语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网络扩展解释

“梅黄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与气候现象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梅黄雨指黄梅雨,即中国江淮流域在初夏(通常为6月至7月)出现的持续阴雨天气。此时正值梅子成熟变黄,故称“黄梅雨”。

二、名称来源

  1. 季节关联:因梅子成熟时发黄,与雨季重叠,得名“梅黄雨”。
  2. 气候特征:空气潮湿,器物易霉,故也称“霉雨”。

三、文学引用

宋代陆游在《夏日》诗中提到:“新泥满路梅黄雨,古木号山月晕风”,通过描绘雨后场景展现自然意境。

四、相关扩展

若需进一步了解梅雨的气候成因或具体诗词例证,可参考权威气象资料或古典文学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罢短八屯徧晓惨悴拆毁谄耳昌衍晨爨澄坐宸阶痴爱崇礼雠国麤功代雁顶首东南亚耑此短黄俄测发间法堂非世裹骽悍骄虹气黄白之术核儿火伞高张借方酒竈联锁面交米粒雪迷闷鸣笳明间平乐观悭钱嶔崎穷则思变岂惟拳民商节圣质神牲神天识本史才说唱文学唐巾桃红騊駼天甲经偷袭稳厚闻所未闻昔留昔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