狴狱的意思、狴狱的详细解释
狴狱的解释
牢狱。 汉 扬雄 《太玄·穷》:“次七,正其足,蹛于狴狱,三岁见録。”《北齐书·魏收传》:“欣戚更来,得丧仍续,至有身御魑魅,魂沉狴狱。” 章炳麟 《訄书·商鞅》:“则 鞅 知有大6*法,而 汤 徒知有狴狱之制耳。”
词语分解
- 狴的解释 狴 ì 〔狴犴〕传说中的兽名。古代牢狱门上绘其形状,故又用为牢狱的代称。 笔画数:; 部首:犭; 笔顺编号:
- 狱的解释 狱 (獄) ù 监禁罪犯的地方:监狱。狱吏。狱卒。地狱。越狱。 罪案,官司:冤狱。文字狱。断狱。狱讼。 笔画数:; 部首:犭;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狴狱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狴狱(bì yù),是汉语中对监狱的古称或雅称,尤其带有强调其森严、不可侵犯的意味。其详细释义与语源如下:
一、释义
指关押罪犯、执行刑罚的场所,即监狱、牢狱。该词带有庄重、威严甚至令人畏惧的色彩,常用于古代文献或正式语境中,突显监狱作为国家法律威严象征的属性。
二、语源与字形解析
“狴狱”一词的构成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
- “狴” (bì): 本义指传说中的神兽“狴犴”。
- 狴犴 (bì àn): 龙生九子之一,形似虎,传说中其形象威严,性好诉讼,能明辨是非,常被装饰在古代监狱的门上或官衙大堂两侧,象征法律的公正与威严,用以震慑罪犯。《升庵外集》载:“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 其形象代表了司法的力量和监狱的不可亵渎。
- 字形: “狴”字从“犬”,暗示其与猛兽相关的特性(狴犴似虎)。
- “狱” (yù): 本义即为诉讼、牢狱。《说文解字》释:“狱,确也。从㹜从言。二犬,所以守也。” 形象地用两只狗(㹜)看守着诉讼(言),表示监狱是拘禁、看守犯人的地方。
因此,“狴狱”二字结合,字面意思即为“由狴犴看守的牢狱”,直接点明了监狱的功能,并赋予了其神话色彩和威严不可侵犯的象征意义。
三、历史演变与使用
“狴狱”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常见:
- 象征意义: 其核心在于借用神兽狴犴的形象,强调监狱是国家法律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司法的严肃性和对犯罪的惩戒。如《旧唐书》等史书中可见相关记载。
- 实际指代: 在具体语境中,它直接指代关押犯人的建筑或场所,与“囹圄”、“牢狱”等同义,但更具书面语和庄重色彩。
四、文化内涵
“狴狱”不仅是一个表示地点的名词,更承载着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和神话信仰:
- 神兽守护: 狴犴的形象体现了古人借助神力维护司法公正、震慑犯罪的观念。
- 威严象征: 该词的使用强化了监狱作为王法执行地、不容侵犯的威严感。
- 警示作用: 其名称本身就对潜在的犯罪者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 《汉语大词典》 (权威工具书):对“狴”、“狴犴”、“狱”及“狴狱”的词条释义提供了详细依据。可参考其在线版或纸质版。
- 汉典网 (www.zdic.net):收录了“狴”、“狱”的字形、字源、基本释义及部分古籍引用。例如对“狴”的解释引用了《说文》和《升庵外集》。
- 国学大师 (www.guoxuedashi.com):其词典部分整合了多部传统字书、韵书的内容,可查询“狴狱”及相关词汇在古籍中的用例和解释。
- 《说文解字》 (许慎 著):对“狱”字的字形和本义进行了最权威的解析,是理解“狱”字内涵的基础。 (在线资源示例)
- 《升庵外集》 (杨慎 著):记载了龙生九子的传说,包括狴犴的形象和特性,是“狴”字象征意义的重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狴狱”是一个书面用语,特指牢狱,其含义与古代文化中的神兽“狴犴”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
词源与含义
“狴”读作bì,源自传说中的神兽“狴犴”。据古籍记载,狴犴形似虎,威严勇猛,古代常将其形象绘制在牢狱门上以震慑囚犯。因此,“狴”逐渐演变为牢狱的代称,“狴狱”即指代监狱或囚禁犯人的场所。
-
古籍用例
- 汉代扬雄《太玄·穷》中提到:“正其足,蹛于狴狱”,意为因罪被囚禁于牢狱。
- 《北齐书·魏收传》用“狴狱”描述深陷牢狱的境况。
这些用例均体现了“狴狱”在文言中的书面化表达。
-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狴狱”一词较少见,主要用于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需注意其古雅色彩和特定语境。
“狴狱”本质是古代对监狱的雅称,核心含义为“牢狱”,其文化背景与神兽“狴犴”的形象相关。若需深入考证,建议参考《说文解字》《北齐书》等古籍或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白石道人歌曲半路里姻眷表候曹聚尺度仇人相见,分外眼睁辞典打富济贫都咸恶气矾仔佛家鵩鸟符使附缘杠夫感损革鞜化流黄楚楚謇謇谔谔浇酒积褚嫉恶如仇稽固菁华警畏矜人进序记省拦子马嫪恋莲根良将两疏礼忏驴鸣犬吠卖狱没起倒木虫匹郑前台任委儒修煞后讪妄烧燕舍利生年狮虫死肌司巧送客统嗣橐橐吐绶鸡微澌文旌祥符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