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诸佛之净土。《观无量寿经》:“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2).谓属于佛教者。如佛教的学术思想、佛教僧侣等。《朱子语类》卷七六:“佛家有函盖乾坤句,有随波逐流句,有截断众流句,圣人言语亦然。”《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即是道家青牛骑出去,佛家白马驮将来,也只是靠这几个字,致得三教流传,同於三光。” 郭沫若 《残春》四:“譬如佛家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这个我们明明知道,但是我们对于生的执念,却是日深一日。”
佛家是汉语中与佛教密切相关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层面详细解析:
佛教的代称
指佛教这一宗教体系本身,包括其信仰、教义及僧团组织。例如《二刻拍案惊奇》提到“佛家白马驮经”,即代指佛教。
佛教相关领域
涵盖佛教的学术思想、经典教义、修行方式以及僧侣群体。如朱熹《朱子语类》中讨论佛家思想与儒家学说的异同。
核心教义
佛家思想以“四谛”(苦、集、灭、道)为基础,主张通过修行脱离轮回之苦。其中“八正道”(正见、正思维等)为修行的具体路径。
宇宙观与人生观
强调“缘起性空”,认为万物因缘和合而生,本质无常;提倡“慈悲为怀”,主张众生平等与因果业报。
修行场所与境界
可指代佛菩萨的净土或寺院等修行空间,如《观无量寿经》中的“生诸佛家”。
文学与哲学影响
佛家术语(如“因缘”“涅槃”)广泛融入汉语,成为文学创作和哲学讨论的常见元素,例如《儒林外史》中提及佛家超度仪式。
历史上常与道家、儒家并称“三教”,如《二刻拍案惊奇》对比佛道两家的传经方式。
如需深入了解佛教教义,可参考《金刚经》《心经》等经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