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虎,轻率。漭,用同“ 莽 ”。《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奉事仙人,心不漭卤。”
关于“漭卤”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根据现有资料,“漭卤”意为“马虎、轻率”。“漭”在此处为通假字,同“莽”(莽撞、粗疏)。
文献例证
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中曾使用该词:“奉事仙人,心不漭卤”,强调做事应专注谨慎,不可草率。
相关词汇
若有其他古籍用例或学术讨论需求,可提供具体文本以便深入分析。
《漭卤》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水盐、盐碱。
《漭卤》由左边的“氵”(三点水)部首和右边的“卤” (呂字旁)组成。
它的总笔画数为13画。
《漭卤》的来源较为明确,是根据它的音义关系形成的:漭(mǎng)卤(lǔ)。
在繁体字中,漭的部分保留了水的象形意义,但卤的部分则与简体字相同。
根据古代文字的演变,古时候写作“漫卤”,是指水盐、盐碱的意思。
1. 这个地区土壤含有大量的漭卤成分。
2. 农民通过不断探索改良土壤,降低了漭卤含量。
1. 漭滩:指盐碱地。
2. 卤莽:指土壤含有过多的盐碱,不适合作物生长。
盐碱、咸碱。
肥沃、良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