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格拒的意思、格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格拒的解释

抵抗格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厍将军》:“﹝ 厙 ﹞后觉大势既去,潜以兵乘 祖 , 祖 格拒伤手,因就缚之。” 罗正纬 《滦州革命先烈事略·吴禄贞》:“ 禄贞 离座格拒,同谋 马蕙田 持枪入,击中 禄贞 要害,取其元而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格拒”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解释
    “格”指抵抗、阻挡,“拒”指拒绝、不接受。两字组合后,核心含义为抵抗并拒绝,常用于描述对不合理要求或行为的抵制。

  2. 详细说明
    在传统语境中,“格拒”多指武力对抗或格斗。例如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描述“祖格拒伤手”,即用武力抵抗导致受伤;近现代文献如《滦州革命先烈事略》中“禄贞离座格拒”,则表现激烈搏斗的场景。


二、文学与历史用例

  1. 文学作品
    常见于古典小说或历史记载,强调肢体冲突或武力反抗。例如《聊斋志异》中“潜以兵乘祖,祖格拒伤手”,描述两军交战的对抗过程。

  2. 现代引申
    在非暴力场景中,也可比喻对不道德行为或压迫的坚决抵制,如“格拒外界诱惑”等抽象用法。


三、中医专业术语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格拒”指阴阳失衡导致的极端病理现象,例如:


“格拒”既有具体动作的对抗义(如格斗),也有抽象层面的拒绝义(如抵制),同时是中医病机术语。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格拒(gé jù)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为“格”和“拒”两个部分。 - “格”部的部首是“木”,总笔画数为6。它表示木头或树枝的形状。 - “拒”部的部首是“扌”,总笔画数为10。它表示手的动作或手的形状。 “格拒”一词的来源比较模糊,可能是古代刑具或囚禁之意。根据《康熙字典》,它的意思是“束缚、囚禁”。 在繁体中文中,呈现为「格拒」这个样子。 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形状和笔画都发生过改变。然而,“格拒”一词在古代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 以下是一些关于“格拒”的例句: 1. 那个囚犯被严密地格拒着。 2. 我拒绝被任何形式的束缚或格拒感到困扰。 一些相关的组词有:拒绝、容忍、忍受。这些词可以用来描述接受或不接受某种情况或条件。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可以与“格拒”对应,但是可以使用相反的词来表达相反的意思,比如“接受”、“允许”。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