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熙德之歌的意思、熙德之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熙德之歌的解释

西班牙最早的史诗。约写于1140年。描写西班牙民族英雄熙德,失宠于国王而遭放逐。后在抗击摩尔人入侵的战争中屡建奇功,终于得到国王谅解,从此声名远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熙德之歌》(El Cantar de Mío Cid)是西班牙文学史上最古老的英雄史诗,其名称可从汉语词典角度拆解释义:

  1. 词源释义

    “熙德”(Cid)源自阿拉伯语“سيد”(sayyid),意为“主人”“领袖”,在西班牙中世纪语境中专指军事统帅罗德里戈·迪亚兹·德·维瓦尔(Rodrigo Díaz de Vivar),即史诗主角。汉语音译“熙德”兼具尊贵(熙)与德行之义(德),贴合其英雄形象;“之歌”直指其文学体裁为长篇叙事诗。

  2. 文学地位与内容

    创作于约1140年,全诗共3730行,分为三部分:

    • 放逐与征战:熙德被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流放,率军征战摩尔人,收复巴伦西亚;
    • 联姻与背叛:国王将熙德女儿许配贵族,但女婿懦弱虐待妻子,熙德要求决斗复仇;
    • 正义伸张:通过法庭决斗恢复家族荣誉,体现骑士精神与封建伦理。
  3. 文化价值

    作为西班牙首部书面史诗,融合了基督教与阿拉伯文化元素,塑造了熙德兼具勇武、忠诚与智慧的理想骑士形象。其语言风格质朴雄浑,真实反映了11世纪伊比利亚半岛的社会矛盾与民族精神(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

  4. 权威研究参考

    现存最早手稿藏于西班牙国家图书馆(编号MS Vitr/7/17),现代研究可参见:

    • 拉蒙·梅嫩德斯·皮达尔校注本《熙德之歌》(Edición crítica del Cantar de Mío Cid);
    • 文学史著作《西班牙文学史》(沈石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史诗主题有系统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熙德之歌”这一表述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需结合具体背景理解:

一、西班牙史诗《熙德之歌》

这是西班牙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史诗之一,其核心信息如下:

  1. 基本内容
    史诗以11世纪西班牙民族英雄罗德里戈·迪亚兹·德·维瓦尔(熙德)为原型,讲述他因谗言被国王阿方索六世流放后,带领部下抗击摩尔人、收复巴伦西亚等事迹,最终重获国王信任的传奇故事。

  2. 历史与文学价值

    • 创作时间约在1140-1157年,是现存最完整的西班牙游唱诗,全诗3730行,使用卡斯蒂利亚语(现代西班牙语前身)。
    • 融合历史事实与艺术加工,塑造了熙德忠诚、勇敢且宽厚的形象,反映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文化冲突的背景。
  3. 文化影响
    “熙德”一词源于阿拉伯语“Sayyid”(意为“主人”),史诗标题《我的熙德之歌》体现了民众对他的尊崇,该作品被视为西班牙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二、中文语境下的特殊用法

少数文献(如)将其作为成语,释义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并关联《左传》中“熙则易,德则难”的典故。但此用法在权威历史或文学研究中罕见,可能与西班牙史诗无直接关联。

建议:若涉及文学或历史研究,应优先参考西班牙史诗的原始含义;若在中文成语场景中出现,需结合具体上下文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昂首颁历变节秉耕鼻笑苍灵惨礉漕艘柴立撑场面创汇楚歌四面春原疵驳词慙搭棚等加速运动鵰翎吊庆短忽光美簋实寒菊亨嘉之会洪武黄手缓音借访絜皋季会科减克柔朗捷轑铛疗狂纶至民安国泰鸣鸡鸣潄明验末属目镜拧转破调青锦青眼客人烟三率上言身契室居失魄拭玉手启说得起挑三豁四屠酥问正五大陷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