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草菅的意思、草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草菅的解释

(1).草茅。比喻微贱。 汉 贾谊 《新书·保傅》:“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諫者谓之诽谤,深为之计者谓之妖言,其视 * 若艾草菅然。” 唐 皇甫湜 《狠石铭》:“穷珍总奇,力瘁财殫,驱逐而前,而刈草菅。” 清 唐孙华 《厮养儿》诗:“自悲生死草菅轻,不如作君堂下犬。”

(2).犹草野。指民间。 宋 陆游 《薏苡》诗:“呜呼奇材从古弃草菅,君试求之篱落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草菅”为汉语合成词,本义指野草与菅茅,后引申为对生命或事物的轻视态度。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草菅”作名词时指菅草类植物,属禾本科,叶片边缘锋利;作动词时与“草菅人命”成语关联,表示视如草芥般轻贱。该词源自《汉书·贾谊传》记载的“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描述秦朝官吏漠视百姓生命的暴政现象,后演变为批判残暴统治的典故,如《明史·刘宗周传》载“陛下重绝其生,轻加鞭挞,甚非所以敬天恤民也。草菅民命,亦独何心”。

在语义演变过程中,“草菅”逐渐脱离具体植物含义,成为价值判断的隐喻符号。例如清代袁枚《祭吴恒王庙文》用“岂敢视民如草菅”强调民生可贵,现代汉语则多保留其贬义色彩,用于批评轻率对待重要事务的行为。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被列为书面语词汇,现代使用多保留成语固定搭配形式。

网络扩展解释

“草菅”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层含义,需结合本义和比喻义综合理解:

一、本义解析

  1. 植物属性
    “菅”读作jiān(与“坚”同音),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禾本科。其叶子细长而尖,常见于荒野或田埂边。古代常用来制作草帘、炊帚等生活用品。

  2. 词义组合
    “草菅”即“草”与“菅”的并称,泛指野草、杂草,尤其指生命力顽强但被视为低贱的植物(如、7、8)。


二、比喻义延伸

  1. 象征轻贱
    比喻微贱的事物或地位低下的人。例如汉贾谊《新书·保傅》中“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将人命比作可随意割除的野草。

  2. 代指民间
    在部分语境中,“草菅”也指草野、乡野,即民间。如宋陆游诗句“奇材从古弃草菅”,暗喻人才被埋没于民间。


三、常见应用示例


四、易错提示

若需进一步了解成语“草菅人命”的典故或用法,可参考《汉书》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不营沉冤莫白尺锦创痛楚水吴山聪明智慧麤朴弹腿甸徒电站第功低攲敌饮鸫鵍复查福利该练甘足过目汉文河水不犯井水讙叫瀖濩腱弓角目金宫敬如上宾斤节举首滥竽充数乐天知命楝实立地书厨柳巷花街俛默庙见迷惑汤内观内堂潜逵诮噪青娥殿脚清玄鹊醆山牀神藻顺通搜索叹愤条枝帖书外带外国危脑帽杇人相趋纤洪现洋下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