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愧居高位。谦词。 唐 蒯希逸 《和主司王起》:“谁知散质多荣忝,鸳鷺清尘接布衣。” 元 方干 《初归故里献侯郎中》诗:“不是幽愚望荣忝,君侯异礼亦何安。”
(2).指愧居高位者。 唐 杜牧 《上周相公启》:“ 杨僕 三组垂腰, 苏秦 六印在手,校於荣忝,无以为喻。”
“荣忝”是一个由“荣”和“忝”组合而成的古汉语谦辞,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正式语境中。以下是综合权威资料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谦指愧居高位
表示因身居显赫职位而感到惭愧,强调自身德行或能力与地位不匹配。
例如唐代蒯希逸诗句“谁知散质多荣忝”,即以自谦口吻表达受高位之愧。
代指高位者(引申义)
在部分语境中可引申为对身居高位者的代称,如杜牧《上周相公启》用“校于荣忝”暗喻权贵。
二、用法特点
三、相关字词
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获取更系统的历史用例。如需具体古籍原文,可参考、2的例句来源。
《荣谦》是一个包含两个字的词语,由“荣”和“谦”两个字组成。
荣字是一个由三个部首组成的汉字,包括“艹”、“口”和“王”三个部首。荣字的总笔画数为十三划。
荣字的意思是光荣、尊贵、雅致的意思,也可以指荣誉和荣耀之意。
荣字的古体写法与现在的荣字相比有所不同,古体写法将“艹”部分替换为草字头作为部首。
谦字是一个由五个部首组成的汉字,包括“讠”、“谷”、“入”、“冖”和“口”五个部首。谦字的总笔画数为十五划。
谦字的意思是谦虚、谨慎、礼貌的意思,也可以指谦逊和谦让之意。
谦字的繁体写法与现在的谦字相比没有变化。
《荣谦》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强调个人应该兼具荣誉和谦虚的品质。
《荣谦》的繁体字是「榮謙」。
在古代,荣字的古体写法是「艸/草」+「王」,谦字的古体写法是「讠」+「谷」+「入」+「冖」+「口」。
1. 她因为在比赛中取得的出色成绩而荣获冠军。
2. 他为自己能够得到这次机会而倍感荣幸。
3. 他总是保持着一颗谦虚的心态,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荣耀、荣幸、荣辱、荣誉、谦恭、谦和、谦逊、谦虚。
荣耀、尊贵、光荣、尊敬、高贵
卑贱、可耻、不光彩、污辱、无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