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麥秀黍離的意思、麥秀黍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麥秀黍離的解釋

哀傷亡國之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麥秀黍離”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mài xiù shǔ lí,主要用于表達對國家衰亡或故國遺址破敗的哀傷之情。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成語結構與來源

  1. “麥秀”
    出自《史記·宋微子世家》,記載商朝遺臣箕子路過殷墟時,見宮室毀壞、長滿麥子,作《麥秀歌》以悲歎商纣王的昏庸和商朝覆滅。
    原文:“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

  2. “黍離”
    源自《詩經·王風·黍離》,描寫周朝大夫行至舊都鎬京,見宗廟宮室盡為禾黍,感傷周室衰亡而作詩。
    原文:“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二、成語含義


三、同義詞與關聯表達


四、示例與應用

清代文人平步青在《霞外捃屑·屈悔翁》中寫道:“詩多殘山剩水之思,麥秀黍離之感”,即以該成語寄托對明朝滅亡的哀思。


五、注意

部分資料(如)誤将“黍離麥秀”解釋為“黍與麥各自美麗”,但主流權威文獻均以“哀傷亡國”為核心含義。建議結合《詩經》《史記》等經典理解其本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麥秀黍離》的意思

《麥秀黍離》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它的意思是指麥子長得高大、秀美,而高粱則矮小、低矮。這裡的“黍”是小米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
麥(麥字底)、秀(禾字旁)、黍(禾字旁)、離(禾字旁)

筆畫:
麥(11畫)、秀(7畫)、黍(12畫)、離(15畫)

來源和繁體

《麥秀黍離》的來源于《禮記·曲禮上》中的一句話:“大麥不如高,小粟不如秀。”後來演變為成語來形容相去甚遠、差别懸殊。

繁體字為:
《麥秀黍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麥字的寫法為“麥”,秀字的寫法為“秀”,黍字的寫法為“黍”,離字的寫法為“離”。

例句

他們兄弟四人的能力差距太大了,真是麥秀黍離。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
麥漿(指用熬煮麥子而成的液體,可飲用)
秀氣(漂亮、端莊)
黍離(成語,指離開家鄉和親人)

近義詞:
差距懸殊、迥然不同

反義詞:
麥秀黍貼(成語,指麥子和高粱的高度相近,形容差距不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