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卖杏虎的意思、卖杏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卖杏虎的解释

传说 三国 吴 董奉 在 庐山 行医,治愈的病人,重者使种杏五株,轻者一株,数年植杏十万余株。后杏子成熟,于杏林设一草仓,买杏的放一器穀,取一器杏。有人多取,林中就有虎出来追赶,以致倾覆,回家一量,恰如所放穀。偷杏者往往被虎咬死,然送还杏又可复活。见 晋 葛洪 《神仙传·董奉》。后因以“卖杏虎”称严以律人者。 元 乔吉 《一枝花·杂情》套曲:“ 曹大家 卖杏虎, 裴小蛮 学撒撇, 温太真 索粧鰕。”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卖杏虎”是一个源自古代传说的典故性词语,其含义与历史背景如下:

1.典故来源

该词出自晋代葛洪《神仙传·董奉》。三国时期名医董奉在庐山行医时,要求治愈的病人根据病情轻重种植杏树(重病者种五株,轻者一株),多年后形成十万余株的杏林。杏子成熟后,董奉设草仓供人用谷物换杏,并派老虎看守。若有人偷杏或多取,老虎会追赶甚至咬死偷杏者,但归还杏子后偷杏者又能复活。

2.象征意义

“卖杏虎”代指严以律人者,强调对规则的严格执行。老虎作为监督者形象,隐喻公正无私的约束力。

3.文学引用

元代乔吉在《一枝花·杂情》套曲中曾化用此典:“曹大家卖杏虎,裴小蛮学撒撇,温太真索粧鰕”,借以表达对严格品格的描述。

4.相关延伸

“卖杏虎”通过神话化的叙事,传递了规则至上、善恶有报的价值观念,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以自然喻人事”的典型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卖杏虎

卖杏虎是一个常用于民间的俚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凶猛、粗暴咄咄逼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卖(卄,个)杏(木,三,口)虎(虍,丶,虍)

来源

卖杏虎一词最早出现在木心的小说《山海花》中,后来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常用的俚语。

繁体

賣杏虎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作为「賣杏虎」的拼音写法。

例句

他的脾气暴躁凶狠,可以说是个卖杏虎。

组词

卖力、卖弄、卖傻、杏眼、虎视眈眈

近义词

霸道、凶悍、蛮横、嚣张

反义词

和蔼、温和、温良、和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