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戈的意思、操戈的详细解释
操戈的解释
(1).执戈。拿起武器。《列子·周穆王》:“操戈逐儒生。” 唐 符载 《愁赋》:“ 伏波 据鞍而骨惊, 定远 操戈而涕激。” 明 张居正 《乞恩守制疏》:“皇上如不以臣为不肖,外则操戈执鋭,宣力於疆埸,内则荷橐持筹,预议於帷幄。”
(2).引申为交战。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上引 清 徐兰 《赤陵姐琵琶歌》:“间起侵陵缘互市,终修和好悔操戈。”
(3).喻相互攻击。 明 尹耕 《秋兴》诗:“推轂丈人空肉食,操戈遗孽尚萧墙。”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左氏》后出,博士嚣然, 向 歆 以父子相难, 何 郑 则弟子操戈,门户逈分,渺难合併。” 高燮 《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乃以空论相操戈,儒林道学遂分科。”
词语分解
- 操的解释 操 ā 拿,抓在手里:操刀。操觚(手持木简,指写诗作文)。操管(执笔,指写作)。操刀必割(喻不失时机,要当机立断)。 控制、掌握:操舟。操纵。 从事:操心。操办。操作。操持。操劳。操之过急。 体力的锻
- 戈的解释 戈 ē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干(乶 )戈。倒(僶 )戈。枕戈待旦。 姓。 笔画数:; 部首:戈;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操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
1. 本义:执戈(拿起武器)
- 释义:字面指手持戈矛等武器,表示准备战斗或自卫。
- 典籍例证:
- 《列子·周穆王》记载“操戈逐儒生”,描述持武器追逐的行为。
- 唐代符载《愁赋》中“定远操戈而涕激”,体现将士持戈的悲壮场景。
2. 引申义:交战或武力冲突
- 释义:从持武器扩展为实际交战,多用于描述战争或对抗。
- 历史用例:
- 清代徐兰《赤陵姐琵琶歌》提到“终修和好悔操戈”,指双方从交战转为和解。
- 明代张居正奏疏中“外则操戈执鋭”,强调对外作战的军事行动。
3. 比喻义:内部争斗或相互攻击
- 释义:常用于形容同一阵营内部的矛盾或学术、思想领域的激烈争论。
- 典型表达:
- 同室操戈:比喻内部自相残杀,如“为了遗产,兄弟姐妹同室操戈”。
- 入室操戈:原指进入他人居所攻击,后引申为用对方的观点反驳对方,如学术辩论中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补充说明
- 文化背景:该词常见于历史文献和成语,反映古代战争与权谋文化。
- 现代应用: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政治评论、学术批评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或例句,可参考《列子》、明清文集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操戈,这个词的意思是使用戈兵器,即长矛或长柄武器进行战斗或作战。该词可以拆分为“手”和“戈”两个部首,戈的左边是手的象形字。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记载,操戈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兵器的使用。
根据繁体字的写法,“操”字在繁体中为「操」,而「戈」字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中,有些地方将“操”字写作从卜下旁字,卜字为开头,下面加手。也有些地方将“操”字写作从卜下旁,“个”字中间加手。这些写法在现代常用的简化字中已不再使用。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英勇地操戈上前,为国家捍卫了边疆的安全。
2.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需要熟练地操戈才能获得胜利。
一些组词包括:操戈斗志、操戈于心、操戈入手。
和“操戈”相关的近义词有:持戈、使戈等。
和“操戈”相反的词汇是:和平、和谐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