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耧的意思、锄耧的详细解释
锄耧的解释
耕种薅锄。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七八回:“这时已到了六月底,夏庄稼都收割完了,秋庄稼也锄耧过了。”
词语分解
- 锄的解释 锄 (鋤) ú 弄松土地及除草的工具:锄头。铁锄。 耪,弄松土地及除草:锄草。锄耘。锄地。 铲除:锄奸。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 耧的解释 耧 (耬) ó 播种用的农具,前边牵引,后边人扶,可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耧车。耧犁。耧播(用耧播种。亦称“耩地”)。 笔画数:; 部首:耒;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锄耧”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拼音:chú lóu(注音:ㄔㄨˊ ㄌㄡˊ)
- 字义:
- 锄:指农具“锄头”,用于翻土、除草等田间劳作。
- 耧:原指一种播种农具(如“耧车”),此处引申为耕作动作。
- 合成词义:指耕种过程中的除草、松土等农事活动,强调田间管理的辛勤劳动。
使用场景
- 文学引用:例如《吕梁英雄传》中提到:“秋庄稼也锄耧过了”,描述农民在夏收后对秋季作物的田间管理。
- 比喻义:可引申为对事务的细致打理,如“人生如田地,需勤加锄耧”。
补充说明
- 近义词:耕种、耕耘、薅锄。
- 文化内涵:体现了传统农业社会中劳动的重要性,常用于褒扬勤劳品质。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语的扩展用法或方言变体,可参考《汉语辞海》等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锄耧》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指的是用锄头耕种田地。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 "钅"和"耳",共有16画。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文化,即通过耕作和种植来获得粮食和生活资源。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保持不变。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意义和现代写法相似。以下是一个例句:“他每天早上都会拿起锄耧去田地劳作。” 关于组词,可以有 "锄禾日当午",它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意思是在正午时分努力工作或耕种庄稼。近义词可以是 "犁田",意思是用犁进行田地的耕耘。反义词可能是 "休耕",即指田地不进行耕种和耕耘的状态。希望这样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