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药草名。石斛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石斛》﹝集解﹞引 苏恭 曰:“今 荆 襄 及 汉中 江 左又有二种:一种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叶,而性冷,名麦斛;一种茎大如雀髀,叶在茎头,名雀髀斛。”
(2). 唐高宗 欲立 武则天 为后,大臣切谏,而 许敬宗 私揣帝意,妄言:“田舍子賸穫十斛麦,尚欲更故妇。天子富有四海,立一后,谓之不可,何哉?”见《新唐书·奸臣传上·许敬宗》。后以“麦斛”为奸佞之言的典实。《旧唐书·高宗纪论》:“惑麦斛之佞言,中宫被毒;听 赵师 之诬説,元舅衔寃。”
麦斛(学名:Bulbophyllum inconspicuum Maxim.),是兰科石豆兰属的一种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角度,结合植物学特征与药用价值进行详细解释:
植物学定义
麦斛为兰科石豆兰属小型附生植物,常生于阴湿岩石或树干上。其假鳞茎卵圆形,形似麦粒,故得名“麦斛”。叶片革质,单生于假鳞茎顶端;花小,黄绿色,不明显(种加词“inconspicuum”即“不显眼的”之意)。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及东南亚地区《中国植物志》第19卷“兰科·石豆兰属”。
名称溯源
“麦”指假鳞茎形似麦粒,“斛”为古代量器(十斗为一斛),此处借指其药用部位(假鳞茎)的块状形态。古文献中亦作“石豆”“果上叶”《中华本草》第8册“麦斛”条目。
麦斛全草入药,性甘、凉,归肺、胃经,具有以下功效:
需注意与同属植物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区分:后者假鳞茎圆柱形,叶较长(4–8厘米),花序具4–7朵花《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兰科”。
权威参考文献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19卷. 科学出版社, 1999.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8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 福建省医药研究所. 《福建药物志》第二卷.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
麦斛的含义可从植物学、药用价值及历史典故三方面解析:
麦斛是兰科石豆兰属的附生植物,学名Bulbophyllum inconspicuum,其假鳞茎卵圆形似麦粒,叶倒卵形,夏季开白色小花。多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地,附生于树干或湿润岩石上。
《新唐书》记载,唐代许敬宗曾以“田舍子获十斛麦则易妻”为喻,支持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后“麦斛”被引申为奸佞之言的代称。但此用法现代较少见,多用于文献研究。
别名“果上叶”“石豆”“羊奶草”等。干燥后假鳞茎变黄绿色,全年可采。
如需更详细分布或药方,可参考中医典籍或权威药典。
哀而不伤拔来报往辨讹惭赧打磕铳大请大受大野东方将白恩惠缝补负郭田缚束感今怀昔干涩盥溉鼓鼙海蟾和会河里孩儿岸上娘鹤趣后里头怀感化整为零回伏箭决击落九尾狐慷慨赴义兰阇郎伉陵宫理遣落音矛渝美睡靡丽民情弥日累夜谋反配备丕冒敲冰纸翘首企足轻虏勤事七王爇香顶礼色斯赏帖上账饰貌手不应心收因种果书皮颓尔退婴完成伪涂物化舞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