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轻虏的意思、轻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轻虏的解释

轻捷剽悍的敌人。 唐 卢纶 《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诗:“中有重臣承霈泽,外无轻虏犯旌旗。”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轻虏”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轻捷剽悍的敌人。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2.文献用例

唐代诗人卢纶在《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中写道:“中有重臣承霈泽,外无轻虏犯旌旗。” 此处的“轻虏”即指边疆可能侵犯的剽悍外敌。

3.补充说明

4.近义词参考

古籍中类似表述包括“骁虏”“劲敌”等,均强调敌人的战斗力与威胁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轻虏的意思

《轻虏》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敌人、盗贼等人员数量少、实力弱,并且容易被击败或俘获的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轻虏》的部首是虍,总共有10个笔画。

来源

《轻虏》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形容项羽的部队在与秦军对战时的胜利。后来这个词的使用逐渐扩大,用来描述其他战争和战斗中敌方力量的虚弱。

繁体

《轻虏》的繁体字为「輕虜」。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轻虏」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字改革,字形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例句

1. 我们很容易击败了那群轻虏,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力。

2. 这些轻虏想要抢劫我们的村庄,但他们在村民的抵抗下很快被击退。

组词

1. 轻敌

2. 虏掠

3. 虏获

近义词

1. 弱敌

2. 易胜

反义词

1. 强敌

2. 难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