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名。《太平御览》卷八六○引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赵录》:“ 石勒 讳‘胡’,胡物皆改名,胡饼曰摶鑪, 石虎 改曰麻饼。”又今 苏南 一带所产外有芝麻,馅以枣泥的甜饼,亦称“ 麻饼 ”。
麻饼(má bǐng)是一种以面粉、芝麻为主要原料,经烘烤或油炸制成的传统中式糕点。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定义,麻饼特指“表面有芝麻的饼状糕点”,其核心特征在于表层的芝麻装饰和饼状的形态。
麻饼起源于唐宋时期,明清时期成为民间节庆常见食品。四川眉山“东坡麻饼”与重庆合川桃片、云南鲜花饼并列为西南特色糕点,《中国食品》杂志考证其工艺传承自宋代茶点文化(来源:《中国食品》2021年第8期)。清代《随园食单》记载的“芝麻酥饼”被视为麻饼的前身,印证其历史悠久性。
以小麦粉为主料,辅以饴糖、植物油,经发酵、擀制形成圆饼胚体。
饼胚表面刷糖浆或清水,均匀沾满炒熟芝麻,确保烘焙后香气浓郁(来源:《中华传统糕点图鉴》,轻工业出版社)。
传统炭火烘烤需控制“先文后武”的火候,现代工艺采用分段温控烤箱,使饼体酥脆不焦(来源:《食品科学》2020年烘焙技术专刊)。
类型 | 代表产地 | 核心特征 |
---|---|---|
苏式麻饼 | 江苏苏州 | 酥皮分层,馅料含松子、核桃 |
川式麻饼 | 四川眉山 | 椒盐风味,夹心含橘皮、蜜饯 |
滇式麻饼 | 云南昆明 | 玫瑰糖馅,搭配火腿丁咸甜口 |
(数据来源:《中国地方名点图谱》,商务印书馆)
麻饼在民俗中象征“团圆美满”,是中秋、春节的祭祀供品。四川“丹棱冻粑制作技艺”(含麻饼工艺)于2011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源: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网)。《中华节庆食俗》记载,江南地区婚俗中麻饼为“过礼”必备,取意“芝麻开花节节高”(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版)。
2023年新修订《糕点通则》(GB/T 20977)明确麻饼的理化指标:
行业龙头“黄老五食品”推出的木糖醇麻饼,通过低GI认证(来源: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年报)。
“麻饼”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麻饼是一种传统面食,通常指表面撒有芝麻的圆形饼状食品。其名称源于制作工艺或外观特征,如芝麻装饰或扁圆如饼的形状。
作为传统喜饼,麻饼在民俗中承载美好祝愿,尤其在婚庆仪式中体现吉祥寓意。
现代语境中,“麻饼”也泛指扁圆形饼状物(如铁饼),但此用法较少见。
注:如需查看具体古籍文献或地方饮食文化细节,可参考《太平御览》、唐代诗词及相关地方志记载。
按兵不举鞭丝帽影笔才币马卜辞逞异夸能崇伯大清早打腿点的帝机订久要蕃变放走風令负郭相君腹议刚挂杠铺工徒归西贺世宏纲鸿台换过还可能汲道镜彩军兴老婆子牢赏礼生録籍毛头星旄钺宁告屈附饶舌调唇箬笼三六九嗜书首长属概念说到点子上讼地桃塞特贷调谐同产子通人讬钵腕头无牵无挂吓恐舷边湘汉祥淑向应晓洽下潠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