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汲道的意思、汲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汲道的解释

取水的通道。《三国志·魏志·张郃传》:“ 郃 絶其汲道,击,大破之。”《明史·项忠传》:“日遣兵薄城下,焚芻草,絶汲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汲道是汉语复合词,由“汲”与“道”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取水的路径或方法,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义溯源

  1. “汲”的本义

    源自《说文解字》:“汲,引水于井也”,指从井中取水,后引申为“获取、吸收”,如“汲取养分”。

    来源:《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注)。

  2. “道”的引申义

    原指道路(《说文》:“道,所行道也”),后扩展为“途径、方法”,如“治学之道”。

    来源:《说文解字》。


二、词义解析

汲道在古籍中多指:

  1. 取水的通道

    如水利工程中引水的沟渠、管道,或自然形成的取水路径。

    例:《农政全书》:“凿井设汲道,以溉田畴。”

    来源: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水利篇》。

  2. 抽象的获取途径

    引申为获取知识、资源等的方法,如“学问之汲道贵在广博”。

    来源:清代学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对“道”的阐释。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书·沟洫志》

    记载汉代水利工程“开汲道,通漕运”,指开凿引水渠连通运输水道。

    来源:班固《汉书》。

  2. 《天工开物·乃粒》

    描述农田灌溉时强调“汲道畅则禾黍丰”,指出水流通道对农业的关键作用。

    来源:宋应星《天工开物》。


四、现代应用与延伸

今用“汲道”多见于学术或文学语境:


汲道既具实体性(取水设施),亦含抽象性(获取资源的途径),其释义根植于古代文献并延续至现代汉语,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历时生命力。

网络扩展解释

“汲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汲道”指取水或引水的通道。该词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军事策略中切断敌方水源的战术。


词义解析

  1. 字义构成:

    • 汲:本义为从井中打水,引申为获取水源。
    • 道:指路径、通道。
    • 合称“汲道”,即取水的路径或供水通道。
  2. 历史用例:

    • 《三国志·魏志·张郃传》记载:“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指张郃切断敌人取水通道后获胜。
    • 《明史·项忠传》提到:“焚刍草,绝汲道。”描述通过破坏敌方粮草和水源来围困敌人。
  3. 应用场景:

    • 古代战争中,控制或破坏“汲道”是常见的战术,用以削弱敌方战斗力。
    • 现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文献或历史研究,日常使用较少。

相关扩展


“汲道”是典型的军事术语,通过字面可直观理解其含义。需注意其在古文中的具体语境,通常与战争策略相关。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三国志》《明史》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领阶层保路运动备水变价不可胜道部议惨凛逞风成仙赤老驰术春远脆变大褂典理飜黄倒皂风布刚风革旧维新观音竹过街老鼠黄楝树黄霉天话中带刺贿门诲喻昏媾昏忘胡市嫁母俭苦技道竞赛九锡文慨尔理运理直龙魂鸣皋铭镌默会南车尼龙袜凭恃翘心清梵丘旦人等深渺柿膏儿世界上收掠束系嗣适锁应潭涧佻薄玩忽小舅子小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