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緑筠的意思、緑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緑筠的解释

绿竹。 南朝 梁 江淹 《灵丘竹赋》:“於是緑筠绕岫,翠篁緜岭。” 唐 白居易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广砌罗红药,疏窗荫緑筠。” 明 刘基 《寄题升元观绿筠轩》诗:“带郭轩楹暎緑筠,八窗瀟洒总宜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緑筠(同“绿筠”)是汉语中具有特定意象的复合词,由“緑(绿)”与“筠”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翠绿的竹子”,常用于古典诗文描写自然景物或寄托品格。以下从词义构成、文化引申及权威考据三方面解析:

  1. 词义构成

    • 緑(绿):表示颜色,象征生机与自然。《说文解字》释为“帛青黄色”,后泛指青翠之色。
    • 筠:《汉语大词典》注“竹之青皮”,后引申为竹的代称。《礼记·礼器》载“如竹箭之有筠也”,强调其坚韧特性。

      两字组合后,“緑筠”特指竹子青翠的表皮或整体竹丛,如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云“几声清淅沥,一簇绿檀栾”,即以“绿”修饰竹丛。

  2. 文化引申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君子品格,故“緑筠”常被赋予高洁、正直的寓意。例如:

    • 环境描写:宋代郭印《次韵嵩师彦正留别》用“绿筠轩外景”描绘幽静居所。
    • 人格寄托:明代《群音类选》赞友人“操同绿筠,心比寒潭”,以竹喻德。
  3. 权威考据

    据《汉语大词典》(来源:汉典网[zdic.net]),“筠”字在唐代已固定与竹关联,而“绿筠”作为文学意象最早可追溯至南朝诗文,后成为诗词中固定搭配。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收录的《全唐诗》及《四库全书》中亦有多处用例佐证其历史渊源。

该词兼具自然物象与人文象征的双重内涵,是汉语中典型的“托物言志”型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緑筠”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文学引用

该词在古诗文中多次出现,例如:

  1. 南朝梁·江淹《灵丘竹赋》:“於是緑筠绕岫,翠篁緜岭。”
  2. 唐·白居易《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广砌罗红药,疏窗荫緑筠。”
  3. 明·刘基《寄题升元观绿筠轩》:“带郭轩楹暎緑筠,八窗瀟洒总宜人。”
    (以上引用均来自)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荜路博古家不姜不念旧恶惨核鄽居车踏此家词题单钱旦种暮成醏菜对义兑转恩泽侯放身范进高蹇勾兑鼓钉滚账骇悉健斗荆棘律精列絶诣隽味刻忮苦热崃嵦乐平腔李佛子灵畤卤丁啰喽脉候曼都盲肠弄戏盆缻窃权青华帝君倾己起遣岐邑闰法扫彗酾流十三调世俗诗謡霜晚淑气司法局彤殿望表知里五会无论何时寤想厢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