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岐邑的意思、岐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岐邑的解释

古邑名。在今 陕西省 岐山县 境。 周 古公亶父 所建。《竹书纪年》卷上:“三年,自 殷 迁于 河 北。命 周公 亶公 ,赐以 岐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岐邑是西周时期的重要都邑名称,其含义可从字源、历史地理及文化背景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本义指山名“岐山”,引申为“分支”“分歧”。《说文解字》释:“岐,山名。从山,支声。” 作为地名时特指周人发祥地——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的箭括岭,因山有两峰对峙如岔道而得名。

  2. 指人群聚居的城邦或封地。《尔雅·释地》载:“邑,国也。” 古代“邑”多指有城墙的行政中心,后泛指都邑、封邑。

二、历史地理涵义

岐邑即周原都城,为周文王之父季历所建,至周文王迁都丰京前均为周族政治中心。其地望在今陕西岐山县与扶风县交界处,北依岐山,南临渭水,故合称“岐邑”。

三、文化象征意义

岐邑被视为周文化发祥地,承载“德治”传统的起源。《史记·周本纪》载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在岐邑推行仁政,吸引诸侯归附。后世以“岐周”代指礼乐文明的摇篮,如《汉书·地理志》称:“岐周丰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

参考资料

  1. 许慎.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尔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徐锡台. 《周原甲骨文综述》(三秦出版社)
  4. 班固. 《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岐邑”是中国古代周朝早期的重要都邑,其解释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归纳如下:

1.地理位置

岐邑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内,是周朝先祖古公亶父(太王)所建。根据《汉书·地理志》和《说文解字》记载,其具体位置存在两种说法:一为汉代右扶风美阳县(今陕西扶风法门一带),另一为美阳中水乡(今岐山横水河北)。

2.历史背景

3.地位与作用

岐邑是周文王前期的主要都城,周人在此发展农业、完善礼制,逐步壮大,最终由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其历史地位在《诗经》《史记》等文献中均有提及。

4.名称由来

因地处岐山脚下而得名。岐山是周人发祥的象征,故“岐邑”既是地理标志,也代表周文化的起源。

岐邑是周朝早期的重要都城,见证了周族从弱小部落到强大王朝的转变。其地理位置、历史事件及文化意义,均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据关键地位。如需更详细文献,可参考《竹书纪年》《汉书》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哀矜惩创安土重居案问白水真人百殃百源裱背铺勃发不识窍达照邓家无子电骇顶踵耳檐儿放蛮扶老服斩甘霤赓诗格色苟苟红海黄头奴哗吟画阵魂飞胆颤娇弱经典进退迍邅絶交书柜柳抗灾磈磊连杯理书落选洛英骡子毛头小子鸣駞纳土奴材鄱阳千汇万状勤奋琼枝玉叶骑师栖偃稔慝申申射涛受知抒厕邃冲田陌铁节鞭通幔僮奴头垢土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