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望表知里的意思、望表知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望表知里的解释

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若夫神龙负卦,瑞雀衔书, 安釐王 汲冢 之文, 穆天子 羽陵 之籍,莫不因条报叶,望表知里。”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斯皆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殫,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捫毛而辨骨,覩一事於句中,反三隅於字外。”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望表知里”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来推知其内在本质。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演变

  1. 文献来源:
    最早见于晋代潘岳的《西征赋》:“或披发左衽,奋迅泥潭,或从容傅会,望表知里。”。唐代杨炯的《从甥梁锜墓志铭》中也有引用:“莫不因条报叶,望表知里。”。
  2. 词义发展:
    原用于描述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后逐渐演变为中性或褒义的成语,强调洞察力。

三、用法与特点

四、应用示例

五、总结

该成语强调通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思维方式,适用于需要深度分析的场景。其权威出处和褒义属性使其常用于学术、职场等正式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望表知里》的意思

《望表知里》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通过观察外表就能知道内里的情况,也可以指通过观察表面现象来推测事物的本质。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望表知里》的拆分部首是木,笔画数为11。

来源

《望表知里》最早出现在《论语》中的一句话:“吾望之,郁郁然,如也。”(《子罕》)后来成为引用较广泛的成语。

繁体

《望表知里》的繁体字为「望表知裡」。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望表知里」的写法与现代写法相似。

例句

他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很快就望表知里,知道了他的真实意图。

组词

望文生义、望穿秋水、知表明里

近义词

透过现象看本质、见微知著

反义词

不见山不拔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