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视草台的意思、视草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视草台的解释

古代学士院起草或修正诏谕的地方。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学士院玉堂……堂中设视草臺,每草制,则具衣冠据臺而坐,今不復如此,但存空臺而已。” 元 吴师道 《次韵张仲举助教上京即事》之四:“紬书共启缄金匱,持笔行登视草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视草台"是古代官署建筑中具有特殊职能的场所,特指汉代中央机构用于审阅、拟定诏书文稿的专用平台。该名称由"视草"与"台"复合构成:"视草"原指审阅文稿(《汉语大词典》释为"代皇帝批答奏章、起草诏书"),"台"则指代官署建筑体系中的特定场所。据《三辅黄图》记载,汉代御史府内设有此台,属兰台建筑群组成部分,承载着文书拟定的核心职能。

在汉代官制中,视草台主要承担三项功能:其一为诏书起草前的文稿审议,确保政令表述的准确性;其二为文书修改过程的记录场所,东汉应劭《汉官仪》提及此处保留着重要诏令的修改痕迹;其三作为文学侍从的办公地,扬雄《答刘歆书》曾自述"雄为郎,自奏少不得学,而心好沈博绝丽之文,欲不受外夷所上草",印证其在此台的履职经历。

该建筑的历史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既是汉代文书制度的物质载体,又是中央集权政令形成机制的见证。其空间布局遵循"前堂后室"的官署规制,台前设议事区域,后方配置文书档案室,这种功能分区对后世官署建筑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学界对其具体形制的研究,主要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与《西京杂记》中关于兰台建筑群的描述进行推断。

网络扩展解释

“视草台”是中国古代学士院中用于起草或修正诏谕的场所,其具体解释和背景如下:

定义与功能

“视草台”是学士院(宋代中央机构之一)内设置的专用台座,主要用于学士们起草、审阅或修改皇帝的诏书。这一名称中的“视草”指审阅文书草稿,“台”则指代专门的工作台。

历史记载

  1. 宋代制度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宋代学士院玉堂内设有视草台,学士在草拟诏书时需穿戴正式衣冠,端坐台上完成工作。这体现了当时文书起草的庄重性。

  2. 元代延续
    元代文人吴师道在诗句中提到“持笔行登视草台”,说明这一场所的名称在元代仍被沿用,但其实际功能可能已逐渐消失,仅作为象征性存在。

演变与象征

宋代以后,随着行政制度的调整,视草台逐渐失去实际用途,仅保留为学士院内的空置建筑,但其名称仍被后世文献引用,成为古代文官制度的文化符号之一。

“视草台”反映了古代文书制度的严谨性,其存在既是对皇权的礼仪化呈现,也体现了学士在政治体系中的核心职能。相关记载主要见于《梦溪笔谈》等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老慈幼摆鳞白突突暴钞贬裁冰糖葫芦钵那博雅卜郊裁问宠锡楚真麤鲁道头会尾顶心敦授堕容范成大防止風生獸扶头甘分随时刚纔怪事光烫滚算龢暖绘本鉴定人江阴讦谈旧院军冲狼犺累害栗阶六场通透龙女忙碌马蛇菜马头琴眉耉难心贫贱之交切断晴朗轻直钦崟缺襟袍入宅声技深省水行挑挞恸啕威折为小失大委至帷座无筭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