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鼓盖的意思、鼓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鼓盖的解释

鼓吹和伞盖。旧时高官的仪仗。《晋书·王导传》:“今者临郡,不问贤愚豪贱,皆加重号,輒有鼓盖,动见相準。时有不得者,或为耻辱。”《南史·殷孝祖传》:“﹝ 殷孝祖 ﹞与贼合战,每战,常以鼓盖自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鼓盖"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复合结构的古语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构成

  1. 鼓:象形字,《说文解字》释为"击鼓也",本义为打击乐器,引申指敲击动作。《汉语大词典》收录其13种义项,包含乐器、击打、振动等多重含义。
  2. 盖:形声字,《说文》训作"苫也",原指茅草编织的覆盖物,后衍生出车盖、伞盖等义。《辞源》记载其作为车盖使用时特指古代贵族车驾的顶篷。

二、文献释义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舆服志》:"羽盖华蚤,鼓盖朱班",特指汉代仪仗中带有鼓形装饰的华盖,兼具礼仪功能与声响装置。宋代《集韵》注疏中补充:"鼓盖者,车驾之饰,击鼓振威,华盖示尊",说明其融合声威展示与等级标识的双重作用。

三、功能考证 根据《周礼·夏官》记载,鼓盖在军事仪式中作为指挥器具使用:"司马振铎,鼓人皆三鼓",郑玄注曰"鼓盖连振,以齐军众",表明其具有协调军队行动的实用功能。唐代杜佑《通典·礼典》更详述其形制:"青铜为柱,绛帛为幔,顶置战鼓,周垂流苏"。

网络扩展解释

“鼓盖”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具体如下:

一、古代仪仗用具(历史含义)

指“鼓吹和伞盖”的组合,是古代高官出行时的仪仗配置。

二、成语比喻(现代引申义)

指“保护头部”的动作,引申为对自身安全的关注与防范。

补充说明

两种解释来源不同:仪仗用具源于史书记载,属客观历史描述;成语比喻多见于现代词典,侧重引申含义。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安行巴戟天惫色本府逼似不勾除废出幽迁乔丛沓稻孙导谀鞮瞀棣通帝宗东市断腕掇石独志发绺幡幡覆敦服听高山仰之戈橹官利故地贵赤卫海南横锯面鬟花贾衒静秘济涉馈给林垧轮班路食緑肥马利霓襟堡聚谦书黥配瞿老瑞鹤商海商山四公慎礼深林誓省燧火滩黄陶成套曲脱笼望获违倍笑科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