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律条的意思、律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律条的解释

(1) [legal articles]∶法律条文;有制约作用的条文

触犯律条

(2) [norm]∶泛指准则;法则

做人的律条

详细解释

(1).法律条文。 明 焦竑 《玉堂丛语·纂修》:“﹝ 洪武 ﹞二十二年八月,更定《大明律》,初命本院同刑部官将比年律条参考折衷,以类编附,曰名例律,附於断狱下。”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 张班长 看见 赵玉林 被 韩老六 吓唬住了,帮他说道:‘你犯的律条可多哩。’”

(2).引申指一般的规则或守则。 魏巍 《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给自己订出这样一个有力的律条。”

(3).法则;规律。 郭小川 《秋歌》之三:“只因为我呀,必须遵守大自然的律条。”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律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1. 法律条文
    指具体的法律或法规文本中的条款,具有强制约束力。例如《西游记》中提到“触犯律条”即指违反法律条文。该词在明代文献中已有明确记载,如《大明律》修订时参考的“律条”。

  2. 规则或守则
    引申为一般性的行为准则或道德规范。例如魏巍在《壮行集》中强调“给自己订出有力的律条”,即指个人或群体需遵守的规则。

  3. 自然法则或规律
    广义上可指事物运行的必然规律。如郭小川在《秋歌》中写道“遵守大自然的律条”,将自然规律拟化为“律条”。

补充说明:该词在不同语境中侧重不同,需结合上下文理解。例如法律场景下多指具体条文,而文学作品中常象征抽象准则或规律。其法语对应词为“article de loi”(法律条款)。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律条的意思

律条是中国古代法律规定的书面形式,是对具体法律内容的详细表述和规范。它是法律的具体实施标准,也是司法判决和执行的依据。

拆分部首和笔画

律条的拆分部首是彳(chuò)和心(xīn),总共有9个笔画。

来源

《律条》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法律文献中,例如《法经传注》、《汉官私律》等。它是根据社会需要和法治发展的要求,对法律内容进行具体化和细化的产物。

繁体

《律條》是律条一词的繁体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律条的汉字写法可能稍有不同。根据研究,古代汉字中将彳和心拆开写成了⻌,表示“行走”的意思,而律则用了德字旁,表示法律的含义。

例句

1. 按照国家的律条,盗窃行为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2. 司法判决必须依据律条来进行,以确保公正和合法。

组词

律法、律令、律师、法律。

近义词

法规、法令、规章。

反义词

违法、非法、犯罪。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