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师子床的意思、师子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师子床的解释

(1).狮子床。佛教中菩萨的坐席。《维摩经·香积佛品》:“ 维摩詰 即化为九万师子牀,严好如前,诸菩萨皆坐讫。”

(2).泛指殿堂中央尊者或参禅者的坐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宫室》:“君王朝座,弥復高广,珠璣间错,谓师子牀。”

(3).指一般的坐卧之具。 宋 黄庭坚 《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初开蜗牛庐,中置师子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师子床(shī zǐ chuáng)是汉语佛教术语,其核心含义指佛陀或高僧说法时所坐的庄严座具。该词源自梵语"siṃhāsana"的意译,"师子"即"狮子",取狮子为百兽之王的象征意义,具体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本义考据 《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狮子座",特指佛寺中装饰狮子形象的禅座。此处的"床"并非卧具,而是沿用古汉语中"坐具"之义,如《说文解字》释"床"为"安身之坐者"。

二、佛教引申义 在《佛学大辞典》中,师子床被诠释为佛陀说法的法座,象征佛法如狮子吼能震慑外道。《大智度论》卷七记载:"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若床若地,皆名师子座",强调其作为佛法权威的具象化载体。

三、象征体系 据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八记载,印度古佛寺常以黄金铸造师子床,床脚雕刻四只狮子,分别代表"常、乐、我、净"四德。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壁画中,佛陀所坐的须弥座两侧即有鎏金狮子浮雕,印证其宗教艺术表现。

四、文献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高僧传》卷五:"(道安)升师子床,执经首唱",描述东晋高僧道安升座讲经的场景。唐代白居易《三教论衡》亦云:"登师子床,扣犍稚器",记录皇家法会的仪轨程序。

五、现代应用 当代佛教仪轨中,师子床特指方丈主持重大法会时使用的法座,如少林寺方丈升座仪式中,须依古制铺设九狮纹饰的禅床。在建筑形制上,五台山显通寺无梁殿内仍保存着明代鎏金师子床实物。

网络扩展解释

“师子床”是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详细解释:

  1. 佛教语境中的“狮子床”
    指佛教中菩萨或高僧的专用坐席,象征尊贵与威严。“师”通“狮”,因狮子在佛教中代表智慧与无畏。例如《维摩经·香积佛品》记载维摩诘化现九万师子床供菩萨就座。此用法体现了佛教仪轨中对法座的重视。

  2. 宗教场所的尊者席位
    在寺庙或参禅场所中,特指位于殿堂中央的主位,供主持法事的高僧或参禅者使用。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提到印度宫室中君王的“师子牀”以珠宝装饰,凸显地位崇高。

  3. 日常生活中的坐卧用具
    宋代以后逐渐衍生为普通床具的代称。如黄庭坚诗“初开蜗牛庐,中置师子床”,以“师子床”比喻简陋居所中的床榻,带有文人雅趣的修辞色彩。

补充说明:该词含义的演变从宗教专称扩展至生活用语,反映了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渗透。不同语境中需结合文献具体分析,例如唐代以前多指法座,宋元诗词则常见日常化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安魂定魄白琥白盛背依镖师大马趴道中讹报额溢费心風言醋語風馭覆盎门宫杨关都顾客旱祸黄金分割鹘石监主自盗角圭假言纪极机命京报旌节久懬獧薄局地客服空荡荡累次廉清门隙明灯凝结狉榛破国亡家牵漫启殡青髻清越绮腻寝膳戎蛮三垣舍身饲虎顺朱私见太曎叹服天星通犀通爥微谋魏鹊无枝衔桮相传献书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