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什伍的意思、什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什伍的解释

(1).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称什伍。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礼记·祭义》:“军旅什伍,同爵则尚齿,而弟达乎军旅矣。” 郑玄 注:“什伍,士卒部曲也。” 孔颖达 疏:“五人为伍,二伍为什。” 唐 柳宗元 《贞符》:“然后强有力者出而治之,往往为曹於险阻,用号令起,而君臣什伍之法立。”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 艺祖 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刺以为兵,连营以居之,什伍相制,束以军法。”

(2).古代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户为什,相联相保。《管子·立政》:“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司马贞 索隐引 刘氏 云:“五家为保,十保相连。” 张守节 正义:“或为十保,或为五保。”《后汉书·左雄传》:“县设令长,郡置守尉,什伍相司,封豕其民。”《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五年》:“为之具田器,贷种粮,相其险易,聚为室庐,联以什伍,教以击刺,或乡为一团,里为一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什伍是古代中国的户籍与军事编制单位,具有双重含义:

  1. 户籍编制

    “什”指十家为一单位,“伍”指五家为一单位,源于《周礼》的基层管理方式。如《管子·立政》载:“十家为什,五家为伍”,用于户籍登记、赋税征收和邻里监督,实行“什伍连坐”制度(一家犯罪,邻里需检举,否则同罚)。

  2. 军事编制

    ​军队中“五人为伍,二伍为什”,见于《周礼·夏官》和《商君书·境内》。此编制强化士兵协同作战,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行什伍之制”,汉代晁错亦言“卒伍成于什伍”,体现其军事组织功能。

特殊用法

​“什伍”可作动词,表示按编制组织管理,如《汉书·刑法志》言“连其什伍”,指通过编制强化控制。

权威文献佐证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可引用的现代网页链接,故标注文献来源。如需查证,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商君书》《史记》等权威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什伍”是古代中国在军事和户籍管理中的基础编制单位,具体含义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军事编制

  1. 构成方式
    军队中以五人为“伍”,十人为“什”,合称“什伍”。这种制度在《礼记·祭义》中被提及,郑玄注释为“士卒部曲”,即基层军队单位()。
    例如:《左传》提到“五人为伍”,而《墨子》中“全伍为上”进一步佐证了五人士兵的编组()。

  2. 功能与演变
    什伍制度通过联保联责强化管理,唐代柳宗元《贞符》记载其成为君臣治军的基础,宋代朱弁的文献也延续了这一记载()。

二、户籍制度

  1. 户籍联保
    民间以五家为“伍”,十户为“什”,形成相互监督、联保的基层单位()。这种制度类似后世的保甲制,用于维护地方治安和赋税征收。

  2. 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什伍制与军功爵位结合,成为商鞅变法中“编户齐民”的核心措施,强化国家对人口的控制()。

补充说明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延伸解读,可参考《礼记》《左传》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不容置喙称是打场儿淡烟独木难支遁身远迹缝人分茅赐土附录扶墙摸壁缟衣綦巾黄陇患难祸变洁泠疾雷不及掩耳劲骏靳术捐身徇义倔强倨傲廥廪枯麦拉家带口莲锷历问立忠龙子幡率耕漫天开价木稼拿瓜内允嫩黄拍马溜须盘多浅黛清水冷灶清帐权星鹊尾炉渠廋去邪归正瓤口儿懹畏阮琴润淤僧夏上士释道时移势易守敌思负夙兴特杀头童齿豁湍濑缊褚霞明乡塾霄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