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冶爐與風箱。《墨子·備穴》:“具鑪橐,橐以牛皮,鑪有兩缻。”《淮南子·齊俗訓》:“鑪橐埵坊設,非巧冶,不能以冶金。” 高誘 注:“鑪、橐、埵皆冶具。” 漢 王充 《論衡·量知》:“銅錫未採,在衆石之間,工師鑿掘,鑪橐鑄鑠,乃成器。”
2.指冶爐旁吹火令熾的風箱。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贈别郭虛舟煉師》詩:“鑪橐一以動,瑞氣紅輝輝。”
“鑪橐”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詳細解釋:
字義分解
詞語組合含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墨子》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古典文獻或工具書。
《鑪橐》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lú tuó,意為銅爐和銅火盆。鑪指的是爐子,橐指的是火盆。
《鑪橐》拆分部首為金字旁和木字旁,部首分别為金和木。它的總共有20個筆畫。
《鑪橐》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這是一本漢字字典。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銅爐和銅火盆在古代是非常常見的生活用具。
在繁體字中,《鑪橐》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在一些筆畫的連接和形狀上略有不同。
古代寫作《鑪橐》的方法與現代相比有些不同。古時候的字形更加基于象形,更加生動有趣。字的形狀更加複雜,需要更多的筆畫來表達。
1. 這家商店有一對古董銅鑪和橐子,非常吸引人。
2. 他們在院子裡放了一個銅鑪,用來取暖。
1. 爐子 2. 火盆 3. 火爐 4. 火塘 5. 爐簍
1. 爐 2. 爐台 3. 爐膛 4. 暖爐 5. 釜爐
1. 寒冷 2. 冷爐 3. 冰箱 4. 無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