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凝的意思、消凝的详细解释
消凝的解释
销魂,凝神。谓因伤感而出神。 宋 柳永 《夜半乐》词:“对此嘉景,顿觉消凝,惹成愁绪。” 宋 徐介 《耒阳杜工部祠堂》诗:“消凝伤往事,斜日隐頽垣。”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消凝。”
词语分解
- 消的解释 消 ā 溶化,散失:烟消云散。消融(亦作“消溶”)。消失。消逝。消亡。消沉。消极。消化。 灭掉,除去:消除。消灭。消毒。消炎。 把时间度过去:消夜。消夏。消闲。消遣。消磨(?)。 减少,损失,耗费:消
- 凝的解释 凝 í 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凝结。凝固。凝冻。凝集。凝脂。凝滞。 聚集,集中:凝聚。凝重(恘 )。凝神(聚精会神)。凝思。凝眸。凝睇(注视)。凝练。 笔画数:; 部首:冫;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消凝”是一个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词语,主要用于表达因伤感而陷入出神或极度悲伤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消凝”由“消”和“凝”组合而成:
- 消:消散、消除,此处引申为“销魂”,即因情绪波动而失魂落魄。
- 凝:凝聚、凝神,指心神集中于某处难以抽离。
整体含义为因伤感而心神凝聚、出神,形容极度悲伤或怅惘的状态。
二、文学应用与出处
该词多见于宋词,例如:
- 柳永《夜半乐》:“对此嘉景,顿觉消凝,惹成愁绪。”——面对美景却触景伤情,陷入愁绪。
- 张孝祥《六州歌头》:“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消凝。”——描绘边塞凄凉,引发黯然神伤。
- 秦观《八六子》:“正消凝,黄鹂又啼数声。”——以鸟鸣打破凝神状态,强化孤寂感。
三、近义与延伸
- 近义词:销魂、凝神、怅惘。
- 情感层次:不仅指悲伤,还包含因回忆、触景生情等导致的长时间出神状态,如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中“消凝伤往事”。
四、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学研究或诗词赏析,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细腻的情感表达。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典》或宋代词集等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消凝
消凝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消”和“凝”两个部分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部首:消(首部:氵-水)和凝(首部:冫-冰)。消的笔画数为6,凝的笔画数为10。
来源
消凝一词最早来源于《左传》中的“木消病”。日后演化为表示治疗病症的手法,即通过某种方法来使病症逐渐消退,恢复健康。后来也泛指事物逐渐消散、凝聚。在现代汉语中,消凝多用于形容大气湿度的变化,以及分散物质逐渐凝结成块的过程。
繁体
消凝的繁体字为「消凝」。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消凝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具体写法为「髙凝儿」。
例句
1. 湿度的降低导致雾气消凝。
2. 面粉受到水蒸气的作用,逐渐凝结成块,形成消凝现象。
组词
消化、凝结、蒸发、消散。
近义词
消融、融化、溶解。
反义词
凝聚、固化、凝结。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