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柳先生的意思、五柳先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柳先生的解释

(1). 晋 陶潜 的别号。 潜 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文中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宋 杨万里 《张功父请祠甚力得之简以长句》诗:“老夫老矣不归去, 五柳先生 应笑汝。”亦省称“ 五柳 ”。 宋 王安石 《五柳》诗:“ 五柳 柴桑 宅,三 杨 白下 亭。” 清 汪懋麟 《独酌》诗之三:“吾爱 五柳 贤,独酌自成癖。”

(2).泛指志趣高尚的隐士。 唐 雍陶 《和孙明府怀旧山》诗:“五柳先生本在此,偶然为客落人间。”亦省称“ 五柳 ”。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不恋那三公华屋,且图个五柳婆娑。” 明 谢谠 《四喜记·椿庭庆寿》:“五柳堂前启寿筵,白头严父散神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柳先生”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称号,特指中国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 五柳: 字面指五棵柳树。
    • 先生: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指有学问、德行的人或老师。
    • 合称“五柳先生”: 并非泛指门前种有五棵柳树的人,而是特指陶渊明以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自号的别称,用以指代他本人及其代表的隐逸形象与精神境界。该称号已成为陶渊明的代称和文化符号。
  2. 出处与典故: “五柳先生”之名直接来源于陶渊明为自己所作的传记《五柳先生传》(收录于萧统《昭明文选》)。文章开篇即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陶渊明借此自号,塑造了一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寄情田园的隐士形象,实为自我写照。此传是理解“五柳先生”精神内核的最核心文献。

  3.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隐逸精神的象征: “五柳先生”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代表了一种远离官场倾轧、回归自然本真、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晋书·隐逸传·陶潜》记载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 。
    • 安贫乐道的典范: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描述自己“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展现了其面对贫困依然泰然自若、坚守志趣的高洁品格。
    • 自然田园的向往: “五柳”象征着与自然的亲近,体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躬耕自资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山水田园之美的热爱与歌颂,这在其大量的田园诗(如《归园田居》、《饮酒》等)中得以充分展现。
    • 率真性情的代表: 《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等描述,刻画了一个率性自然、不拘小节、注重精神愉悦的真人形象。
  4. 引用参考:

    •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见:萧统(编). 《昭明文选》. (原始文献,无直接链接,可参考权威出版社版本或学术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相关研究)。
    • 房玄龄 等. 《晋书》. 卷九十四 《隐逸传·陶潜》. (正史记载,可查阅中华书局点校本或古籍数据库如国学大师网)。
    • 袁行霈. 《陶渊明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权威学术著作,系统阐释陶渊明生平思想及“五柳先生”内涵)。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五柳先生”词条. 商务印书馆. (规范词典释义)。
    • 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 “五柳先生”词条.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大型语文工具书,提供详细释义及书证)。

网络扩展解释

“五柳先生”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文学典故,其解释如下:

一、词义来源

  1. 特指陶渊明
    五柳先生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别号。他在自传体散文《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以此表达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志趣。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以耕种、饮酒、写诗为乐,成为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代表人物。

  2. 引申为隐士象征
    唐代以后,“五柳先生”逐渐演变为对志趣高洁、不慕荣利的隐士的泛称。例如雍陶在《和孙明府怀旧山》中写道:“五柳先生本在此,偶然为客落人间”,即以“五柳”代指隐士。


二、文学背景


三、文化影响

如需进一步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或《五柳先生传》全文,可参考、7、10等高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挨拶白衣酒参佐疮家纯合体踔行祷请登山屐垫平筻口甘贫守分共偫勾绞广众龟祥函牛黑头轰礮郈成分宅间接肩辇解菜金珂酒魄举地局力课读跨跃琅玕凉阁毛尖牦旄梦中说梦明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糜粥牧子逆修瓶罍之耻仆骨撽遂齐货寝饿轻小衢市曲秀才尚羊生质肆觐损彻堂廉提线抠铜山铁壁刓饰卫生所伍相香分薪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