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swift and fierce] 意气昂扬,气势猛烈
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三国志·贾诩传》裴松之注
下令飚发凌厉。——清· *********《明史》
练习在打板球时使他的投球更加凌厉
攻势凌厉
(1).凌空高飞。 汉 班固 《览海赋》:“遵霓雾之掩荡,登云涂以凌厉;乘虚风而体景,超太清以增势。” 隋 卢思道 《孤鸿赋》:“摩赤霄以凌厉,乘丹气之威夷,遡商飆之嫋嫋,玩阳景之迟迟。”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双萍易飘转,独鹤思凌厉。明晨去 瀟湘 ,共謁 苍梧 帝。” 宋 苏泂 《雨中花·怀刘改之》词:“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
(2).形容气势迅速猛烈。《明史·海瑞传》:“下令飇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3).雄健;锋利。 宋 叶适 《<巽岩集>序》:“自有文字以来,名世数十,大抵以笔势纵放,凌厉驰骋为极功。” 明 宋濂 《元故奉训大夫杨君墓志铭》:“其於诗,尤为名家,震盪凌厉,駸駸将逼盛 唐 。”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 朱子 五言,不必崭絶凌厉,而意趣风骨自见,知为德人之音。” 李瑛 《第五个春天》诗:“看,英雄的 高棉 儿女--迅猛,象爆6*炸的雷;凌厉,象万把钢刀。”
淩厲:
(1).凌空高飞;升腾直上。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鮋鰕踊悦於泥泞,赤螭凌厉乎高冥。” 唐 李德裕 《凤凰赋》:“畏采毛之摧落,不凌厉而奋飞。”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
(2).形容气势猛烈逼人。《三国志·魏志·贾翊传》“ 太祖 不从,军遂无利”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至于 赤壁 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 宋 朱淑真 《白菊》诗:“回旋秋色漙清露,凌厉西风紫嫩霜。” 明 宋濂 《诸子辩》:“﹝ 庄子 ﹞其学无所不窥,其文辞汪洋凌厉,若乘日月,骑风云,下上星辰而莫测其所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老苏<谏论>》:“文气凌厉,词意婉和。”
(3).犹严肃,严厉。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黄忠端公》:“吾乡 黄石斋 先生为千古伟人,初不知其生前如何风采,余曾得其《待漏图》画像,则恂恂道貌,靄然可亲,絶无一毫凌厉气概。”
(4).犹锋利。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折》:“尔来时局迁移,战术大变,前此骑射火器,凌厉无前,今则芻狗弁髦,一无所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凌厉汉语 快速查询。
“凌厉”是一个形容词,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形容气势迅猛、锐利猛烈的状态,常用于描述攻击性强烈的事物或行为。例如“攻势凌厉”指攻击态势迅猛且难以阻挡。
提示:如需具体例句或更多用法,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凌厉》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动作或态度快速、猛烈,有力,毫不畏惧。
《凌厉》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冫”部,右边是“厂”部。它的总笔画数为10。
《凌厉》的字义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形容战争中士兵的武勇和斗志。现在,它也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态度。
《凌厉》的繁体字为「凌厲」。
在古代文献中,有时会将《凌厉》写为「凌利」,不过现代标准的写法是「凌厉」。
1. 他的步伐凌厉有力,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体力和毅力。
2. 风暴来临时,海浪凌厉地拍打着岩石海岸。
3. 在比赛中,他展现出了凌厉的竞争力,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凌厉军队、凌厉气势、凌厉攻势、凌厉作风、凌厉批评
激烈、猛烈、威猛、锐利、强劲
温和、柔弱、和缓、温顺、懒散
败足宝阶巴图鲁驰魂夺魄崇奉丑博出监爨室大较煅烧干燥剂过人寒欠横论横梃弘益黄屋车虎荡羊群监护人釂鼓娇小诘朝接班人接伴使唧唧咕咕经解进麾鸠槃荼季友伯兄极致蠲缓隽迈军佐口香片列罗林务员鹿戏冥谷模宪木肤目注心凝脑气劈脚跟萍合平遣旗幅穷猿投林秋露群机桑间濮上诗家趿履探口气铜界吐哺辍洗为法围棋霞槛鲜緑新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