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 罗暉 和 赵袭 的并称。二人均为当时书法名家。《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罗暉 、 赵袭 不详何许人,与 伯英 ( 张伯英 )同时见称 西州 ,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 伯英 与 朱宽 书自叙云:上比 崔 杜 不足,下方 罗 赵 有餘。” 宋 苏轼 《石苍舒醉墨堂》诗:“不减 钟 张 君自足,下方 罗 赵 我亦优。”
“罗赵”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指晋代书法家罗晖和赵袭的合称。两人以书法造诣闻名,常被后世用作书法领域的对比对象。例如:
指借助他人力量获取权力后排斥帮助者的行为。该用法多见于网络释义,但未见于权威古籍或词典,可能是现代引申的比喻义,使用场景较窄。
《罗赵》是一个成语,表示猜测或推测,意为推断、猜测一个人的心思或行动。
《罗赵》可以分解为两个汉字:罗(luō)和赵(zhào)。
罗:由“罒”(suǒ,网)和“田”(tián,田地)两部分组成,并且它包含着十三个笔画。
赵:由“贝”(bèi,贝壳)和“⺮”(zhú,竹子)两部分组成,并且它包含着十二个笔画。
《罗赵》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战国策·赵策》。在繁体字中,罗和赵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罗的写法较为简单,没有很大的变化。而赵在古时写作“趙”,相较于现代的字形有些差异。
他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我可以从他的神情罗赵出他心里到底想什么。
你不要一味地去猜测别人的想法,不要罗赵他人的行动。
组词:罗网、赵炎、诗赵
近义词:推断、猜测、揣测、臆测
反义词:直言、坦诚、实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