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羅趙的意思、羅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羅趙的解釋

晉 羅暉 和 趙襲 的并稱。二人均為當時書法名家。《法書要錄》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來能書人名》:“ 羅暉 、 趙襲 不詳何許人,與 伯英 ( 張伯英 )同時見稱 西州 ,而矜許自與,衆頗惑之; 伯英 與 朱寬 書自叙雲:上比 崔 杜 不足,下方 羅 趙 有餘。” 宋 蘇轼 《石蒼舒醉墨堂》詩:“不減 鐘 張 君自足,下方 羅 趙 我亦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羅趙,漢語複合詞,特指東漢兩位著名書法家羅晖和趙襲的合稱,後亦泛指書法名家或書法藝術造詣高超者。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 核心釋義 指東漢書法家羅晖與趙襲。二人皆以草書見長,名重一時,常被後世并稱,用以代指書法領域的傑出人物或書法藝術本身。

二、 曆史淵源與書法地位

  1. 人物背景:羅晖(字叔景)、趙襲(字元嗣)均為東漢時期京兆(今陝西西安)人,活躍于漢末。他們與“草聖”張芝(字伯英)同時代且地域相近(張芝為敦煌酒泉人,後遷居弘農華陰),在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藝術成就:二人尤擅草書(章草),是當時與張芝齊名的書法大家。趙壹在《非草書》中提到時人狂熱學習張芝、羅晖、趙襲等人的草書,足見其影響力。雖後世評價認為其成就不及張芝,但“羅趙”并稱已成為書法史上的固定稱謂。
  3. 曆史評價:南朝梁書法家庾肩吾在《書品》中将張芝、鐘繇、王羲之并列為上品,同時指出張芝曾自謙“上比崔(瑗)、杜(度)不足,下方羅、趙有餘”,側面反映了羅趙在當時書法界的崇高地位。

三、 引申與泛指 “羅趙”一詞在後世的使用中,逐漸超越了特指兩位曆史人物本身,引申為:

  1. 書法名家的代稱:用以指代書法造詣精深、享有盛名的書法家。
  2. 高超書法藝術的象征:作為優秀書法作品或書法藝術的代名詞。例如,在詩詞中常以“羅趙”喻指精妙的書法。

四、 文化典故 “羅趙”常與“張芝”(草聖)并提,構成書法史上的重要坐标。張芝“愧于羅趙”的自謙之語(《書品》引),成為體現藝術家謙遜美德的著名典故,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書法家群體間的交流與品評。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提供“羅趙”詞條的核心釋義及曆史背景。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詳述羅晖、趙襲的生平、時代背景及其在書法史上的地位。
  3. 《法書要錄》(唐·張彥遠編):收錄趙壹《非草書》、庾肩吾《書品》等原始文獻,記載了羅趙與張芝的關系及曆史評價。

網絡擴展解釋

“羅趙”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書法家并稱(主流含義)

指晉代書法家羅晖和趙襲的合稱。兩人以書法造詣聞名,常被後世用作書法領域的對比對象。例如:

二、成語引申義(較少見)

指借助他人力量獲取權力後排斥幫助者的行為。該用法多見于網絡釋義,但未見于權威古籍或詞典,可能是現代引申的比喻義,使用場景較窄。


補充說明:

  1. 優先采用書法家含義:曆史文獻中“羅趙”多指向書法領域,且被蘇轼等文人引用。
  2. 成語用法需謹慎:提及的引申義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保壘北河不便之處程度跐踦憁惺點媂定租低心下意獨見躲清閑二之日遏佚鋒铓韓哀寒信紅區虎豹九關會道門徽庸婚币火箭炮狐書江路建築面積見卒交響曲解當鋪接管解榻街樾驚號積暑開斥簾波曆曆在目盲明門第悶海愁山面面皆到密語撚抹剖卵譴笞前配清醒白醒曲蘖山東省水攻述詠四士肆言無憚歲惡瑣絮滔窕香洞相料先主小妞兒邪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