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穆护歌的意思、穆护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穆护歌的解释

乐府曲名。一作《牧护歌》。 宋 洪迈 《容斋四笔·穆护歌》:“ 黄鲁直 《题〈牧护歌〉后》云:予尝问人此歌,皆莫能説牧护之义。昔在 巴 僰 间六年,问诸道人,亦莫能説。他日,船宿 云安 野次,会其人祭神罢而饮福,坐客更起舞,而歌《木瓠》。其词有云:‘听説商人木瓠,四海五湖曾去。’中有数十句,皆叙贾人之乐。末云:‘一言为报诸人,倒尽百瓶归去。’继有数人起舞,皆陈述己事,而始末略同。问其所以为木瓠,盖刳曲木状如瓠,击之以为歌舞之节耳。乃悟‘穆护’盖‘木瓠’也。”一说与《穆护子》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穆护歌是中国古代宗教音乐与民间曲调相结合的文学艺术形式,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一、词源与宗教属性 "穆护"为古波斯语"Maguš"的音译,指琐罗亚斯德教(祆教)的祭司群体。该曲调源自祆教祭祀仪式中的赞颂音乐,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注引《西京杂记》载:"胡僧咒水,穆护作歌",印证其宗教渊源。

二、文学形态特征 唐代演化为乐府诗体,《乐府诗集·近代曲辞》收录有《穆护砂》调名。宋代王灼《碧鸡漫志》卷四记载:"穆护歌,腔似古【石州】",表明其兼具宗教颂歌与民间曲调的双重韵律特征。

三、历史流变轨迹

  1. 南北朝时期:作为祆教祭祀音乐传入中原
  2. 隋唐时期:与《苏幕遮》等胡乐融合,进入教坊体系
  3. 宋元时期:演化为词牌《穆护砂》,见载于《钦定词谱》
  4. 明清时期:地方戏曲中保留变体,如福建"穆护队"仪式音乐

四、学术研究价值 王国维《唐宋大曲考》指出:"穆护砂本为祆祠祀神之曲",近现代学者任半塘《唐声诗》考证其曲式结构为"七言四句,后接和声‘穆护砂’",证实其跨文化传播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穆护歌”是中国古代乐府曲名,一作《牧护歌》,其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1. 基本释义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如洪迈《容斋四笔》和黄庭坚的题跋。据记载,“穆护歌”可能是乐府中的一种曲调名称,但具体来源和含义在宋代已存在争议,时人“皆莫能说牧护之义”。

  2. 歌词内容与用途
    根据黄庭坚的描述,歌词中提及“商人木瓠,四海五湖曾去”,内容多叙述商贾经历,结尾有“一言为报诸人,倒尽百瓶归去”等句,推测可能与民间祭祀或节庆活动相关。部分学者认为它带有宗教色彩,或用于祭神仪式后的歌舞环节。

  3. 名称争议
    名称中的“穆护”可能与外来宗教(如祆教)的祭司称谓“穆护”有关,但尚无确凿证据。宋代文人对此歌的起源已不明晰,现代研究仍存在不同解读。

建议参考《容斋四笔》等原始文献,或查阅权威历史音乐研究资料,以获取更深入的考据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盎然芭蕉冰鲜鼻犀澄彻齿豁头童出口成章楚人一炬出搜打招帝储缔合东溟样独冠封駮缝衣工人妇家覆妪搞定鲠峭跟胥鬼佬贵秩故家聒聒焦焦虾蟆禅痕印扈从僭持近身尽兴激射宽贳蜡笔亮隔连恋列从剺栎灵感林珍利润率茅龙乾酢酒起纳清廉正直清漏穷辰七羽衽发任真如坐针毡三宿思干嘶鸣私隙死贼搜拿投机望远行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