纶旨的意思、纶旨的详细解释
纶旨的解释
圣旨。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词:“细捻丝梢龙尾北,缓携纶旨凤池东。” 明 张居正 《谢赐粥米食品疏》:“乃荷乾坤覆幬,父母爱怜,纶旨温存。”
词语分解
- 纶的解释 纶 (綸) ú 钓鱼用的线:垂纶。 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丝带。 现用作某些合成纤维的名称:锦纶。涤纶。 纶 (綸) ā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綸)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 旨的解释 旨 ǐ 意义,目的:意旨。要旨。主旨。言近旨远。 封建时代称帝王的命令:旨令。奉旨。 美味:旨酒。甘旨。旨蓄(贮藏的美好食品)。 笔画数:; 部首:日;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纶旨"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核心释义
"纶旨"(lún zhǐ)指古代帝王的诏书或命令。"纶"本意为青丝带或粗丝线,引申为帝王言语如丝纶般珍贵;"旨"即旨意、命令。合称特指皇帝下达的正式文书,常见于史书与古代公文。例如:
"臣奉纶旨,督办河工。"(《明史·职官志》)
二、词源与演变
- 语源依据:
- "纶"出自《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喻帝王之言由细丝化为粗纶,象征权威扩散。
- "旨"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美也",后专指上对下的指令。
- 历史用例:
- 唐代起用于官方文书,如《唐六典》载"中书省掌纶旨之拟"。
- 宋明清沿用,渐成固定称谓,如《宋史·礼志》:"颁纶旨以定典仪。"
三、权威词典释义
- 《汉语大词典》:
"纶旨:帝王的诏令。唐宋以来诏令俗称。"(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 《辞源(修订本)》:
"纶旨:皇帝的命令。纶,喻帝王之言;旨,意旨。"(商务印书馆,2015年)
四、使用场景与同义词
- 典型语境:多用于史籍、奏章,强调诏令的权威性,如"接奉纶旨""纶旨敕令"。
- 近义词辨析:
- 诏书:正式公文,需加盖玉玺。
- 圣旨:口语化泛称,涵盖所有帝王命令。
- 纶旨:侧重书面语体,尤指唐宋后官方文书中的规范表述。
五、现代应用与考据建议
现代汉语中"纶旨"已罕用,多见于历史研究或古籍整理。需严格依据古代文献使用,如《四库全书》《历代职官表》等原始史料佐证其义。
参考来源:
- 《礼记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 《唐六典》(中华书局校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纶旨”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基本含义
- 字面解析:由“纶”和“旨”组成。
- “纶”原指粗麻线,引申为纲纪、章程;
- “旨”本义为箭靶中心,后指目标、核心要义。
合称可表示纲领、主旨,多用于文章或言论的核心思想。
二、历史文献中的特殊用法
在宋、明时期的文献中,“纶旨”常特指圣旨,即帝王的命令或诏书。例如:
- 宋代张孝祥《浣溪沙》中“缓携纶旨凤池东”;
- 明代张居正奏疏提到“纶旨温存”,表达对皇帝恩旨的感激。
三、其他文化背景下的含义
日本古代文献中,“纶旨”指天皇通过近侍传达的简便文书,与正式诏敕相区别(多见于平安时代至建武新政时期)。
四、总结
- 中文语境:以“圣旨”为主流解释,强调帝王权威;
- 现代延伸:可引申为纲领性内容,但使用较少;
- 文化差异:需注意中日语境下的不同定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宋代诗词、奏疏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按鹘暴刻焙烧迸息编述兵难裁恨裁量橙膏穿带除旧布新大婚代替放告牌番阵拊股嘎然根勘痀瘻韩世昌怀敌附远蹇修骄惑锦城究度究研羁游居心来因琅玕乐咏连播流水无情録爵鹭门马尾辫浼止妙响谋志平陵曲青气儒冠杉板子善后局山獭神郁气悴使鹿鄂伦春式墓墅舍四秋坛山刻石讨戮祧迁嗡营文蓺乌鹊歌鲜膏香苞憸邪誵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