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考察人民的心志。《吕氏春秋·下贤》:“夫相万乘之国而能遗之,谋志论行,而以心与人相索,其唯 子产 乎?” 陈奇猷 校释:“此文‘谋志论行……’谓 子产 谋知人之志,论辨人之行。”
“谋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谋志”指考察人民的心志,强调通过了解民众的志向、意愿来治理或决策。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来源中均有提及。
多用于描述古代治国或识人策略,如子产通过“谋志”了解民心,辅助国家治理。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分析群体意愿以制定策略。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吕氏春秋》原文或汉典等古籍工具书。
谋志(móu zhì)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谋和志两个字组成。
谋的部首是言,总笔画数为12;志的部首是心,总笔画数为7。
《谋志》一词起源于《左传·宣公十年》:“士有谋而无胆者,可以补志矣。胆有志而无谋者,可以猜志矣。”该词意指谋划和志向。
《谋志》的繁体写法为「謀志」。
在古代汉字书法中,「谋志」的字形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整体结构基本保持一致。
1. 他对未来充满了谋志,决心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 这个项目需要我们共同谋划,树立远大的志向。
谋划、谋求、志向、志向远大、志气高昂
谋略、志向、抱负、雄心、心愿:
无志、迷茫、无目标、失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