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述的意思、编述的详细解释
编述的解释
著述;编辑。亦指著述或编辑之文。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自古帝王,编述文籍,外篇言之备矣。”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第奇秘闕逸,较前少损,所增多近代编述耳。”《红楼梦》第一回:“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之人。” 谢觉哉 《学语集锦》:“一种是读书,一种是用书。读是为着用,搜集、考证、编述,供他人使用。”
词语分解
- 编的解释 编 (編) ā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编结。编织。编扎。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编排。编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编次。编年。编订。编配。编码。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
- 述的解释 述 ù 讲话,陈说,叙述。述评。描述。论述。综述。述职。述而不作。 修纂:著述。 循,顺行:“报我不述”。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编述”是一个组合词,由“编”和“述”构成,其含义需结合两部分理解:
-
“编”
指整理、组织材料的过程,如编辑、编排、编写等,强调对内容的系统性整理或创作。例如编纂书籍、编写教材等。
-
“述”
指叙述、陈述,即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内容,强调对已有信息或观点的转述、说明。
综合词义
“编述”通常指在整理、编辑既有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叙述或陈述的方式呈现内容。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对资料的筛选、分类、重组,并以逻辑清晰的表达形式传递信息。例如:
- 学术研究中,对前人成果的综述可视为一种“编述”;
- 历史学者整理古籍并加以注解,也属于编述行为。
类似概念辨析
- 编纂:更侧重系统性汇编(如词典、法规);
- 编著:强调原创性写作与整理结合;
- 编述:更突出“整理+转述”的双重性,原创性较低。
若需进一步分析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建议补充例句或使用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编述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編(编)和述(述)两个字组成。編的部首是糸(纟),这个字表示与线、线索相关的意思;述的部首是辶(辵),这个字表示与行走、表达相关的意思。根据笔画顺序,編字有15画,述字有8画。
编述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在繁劳的农田劳作中,人们往往会用细线编织成工具、网罗等,以便更好地完成农活。后来,编这个字就逐渐与制作、整理相关的意思联系在一起了。而述一词则源自于辵(走)字旁的舌头部分,表示人们通过言语或文字来传递信息、表达观点的意思。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编和述都有相应的繁体字形式。编的繁体字是編,而述的繁体字是陳。繁体字的使用主要在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地方。
编述这个词在古代汉字书写中的写法与今天基本无异。在使用篆书或隶书的时期,編字和述字都有相应的书写形式。例如,篆书中的編字是以相互交叉的线条构成的,而述字则是以走的形状为基础,其书写形式类似于现代的行走。
下面是一个关于编述的例句:他善于编述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编述这个词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不同的词语。例如,编纂(编辑而成)、编织(用线编制)、陈述(详细讲述)、复述(再次叙述)等。这些词语都与编述的意思相关,但在表达方式上略有不同。
近义词方面,可以使用编写、著述、述写等词语来替换编述,它们都表示书写、叙述的意思。而反义词方面,没有一个单一的词语可以直接取代编述,但可以使用不编不述、缄默、沉默等表示相反意义的词语。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