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史》《汉》二书, 魏 晋 以还,纷无定説…… 明 诸论隲,差得其衷。”
“论隲”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总结如下:
基本释义
该词意为“评论”,常用于对事物或观点进行评判、分析。其拼音为lùn zhì,注音符号为ㄌㄨㄣˋ ㄓˋ。
古籍例证
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中提到:“《史》《汉》二书……明诸论隲,差得其衷。”此处指对《史记》《汉书》的评论较为中肯。
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该词,属于文言词汇,多出现于古典文献或学术讨论中。
建议:如需更深入的词源或历史用法分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专业辞书。
隲(zhì)是一个汉字,由部首阝和音符音旁的至组成,共有14画。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隲的写法稍有不同,由金字旁加儿表示。
隲作为一个汉字,来源于古代文字的演变。它最早的意义是指枝叶凋零的树木。后来引申为人留级未升的意思,进而表示停滞不前的情况。现代意义上,隲多用来形容人才被浪费或未得到充分发展。
隲的繁体字为誌(zhì),部首和发音都相同,只是书写形式不同。
在古时候,隲的写法为金字旁加儿。金字旁表示与财富、工艺、贵族有关的意义,而加儿表示隲的音旁。这种古代写法传承了多年,直到后来统一的简化字形成。
他在公司里已经工作了十年,却一直隲于一份低薪的工作。
隲才(指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才能)
隲众(指被忽视和浪费的人才)
滞、緩、萧、废
进、升、辞、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