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虞的意思、黄虞的详细解释
黄虞的解释
黄帝 、 虞舜 的合称。 晋 陶潜 《赠羊长史》诗:“愚生三季后,慨然念 黄 虞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若夫君子拟人必於其伦,而 崔瑗 之誄 李公 ,比行於 黄 虞 ; 向秀 之赋 嵇生 ,方罪於 李斯 。” 清 顾炎武 《河上作》诗:“ 黄 虞 日已远,奰怒寻干戈。” 顾馀 《咏古》:“符命纷纷岂自诬,假皇家世忆 黄 虞 。”
词语分解
- 黄的解释 黄 á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事情失
- 虞的解释 虞 ú 预料:不虞。 忧虑:无冻馁之虞。 欺骗:尔虞我诈。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古同“娱”,安乐。 古代掌管山泽的官:虞人(中国春秋战国时称)。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舜所建。 姓
专业解析
"黄虞"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主要含义如下:
-
指代上古圣王:
- "黄"指黄帝,"虞"指虞舜(又称有虞氏)。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位列"五帝"之首;虞舜是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以孝德和禅让著称,是儒家推崇的圣王典范。因此,"黄虞"合称,特指这两位被后世尊崇的远古贤明帝王。例如《尚书》序言中提及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其中的"虞"即指虞舜。[《汉语大词典》]
- 这种用法常见于古籍和诗词中,用以追慕上古的清明政治和淳朴世风。
-
泛指远古时代:
- 由于黄帝和虞舜代表了中华文明早期被理想化的黄金时代,"黄虞"一词也常被用来借指那个遥远的、被视为政治清明、民风淳朴的上古时期。它带有一种对理想社会的追忆和向往色彩。例如晋代陶渊明的诗句"黄虞莫逮,慨独在余"(《赠羊长史》),表达了对无法企及黄帝虞舜时代的感慨。[《辞源》]
总结来说,"黄虞"的核心含义是指中华民族传说中的圣王黄帝和虞舜,并由此引申指代他们所代表的那个被后世理想化的远古时代。 这个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记忆,体现了古人对政治清明、道德高尚的远古盛世的推崇和追思。
网络扩展解释
“黄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含义
黄虞(拼音:huáng yú)是黄帝与虞舜的合称,指代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两位圣王。这一组合常见于古典文献,用于表达对上古贤明时代的追慕或借古喻今。
文学与历史引用
-
文学典籍中的使用
- 晋代陶潜在《赠羊长史》中写道:“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表达对上古治世的向往。
-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指瑕》提到崔瑗诔文将李公与黄虞并论,体现对人物品评的伦理标准。
-
历史语境中的引用
- 清代顾炎武在《河上作》中感叹“黄虞日已远,奰怒寻干戈”,暗喻时局动荡与理想时代的消逝。
- 王莽曾自比黄虞以标榜正统,如“莽晏然自以黄、虞复出”(《查字典》引例)。
扩展说明
- 构词解析:
“黄”指黄帝(华夏始祖),“虞”指虞舜(五帝之一),二者均为儒家推崇的圣王典范。
- 现代使用: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学领域,日常语境较少出现,常见于诗词或学术讨论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文心雕龙》《陶渊明集》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彪悍标号逼使补苴罅漏侧理纸常鳞凡介蝉蜩叉手管搥提倒仓鹅掌蜚语佛是金妆,人是衣妆傅师国富民安衡宇虹饮桓山之泣欢喜冤家悔恨交加会值昏茫检镜交虬盦及肩计论籍年矜惜开眼考终块苏阃宇烂浆笼絷论能露朴毛难族蒙篾弥侈嘛呢旗匿留平畦墙花柳欠须三墨尚兀自少待时向石志守室谁分输写汤媪贪险檀烟田产天授地设退藏无冀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