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屎壳郎的意思、屎壳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屎壳郎的解释

[dung bettle] 〈方〉∶蜣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屎壳郎(shǐ ke làng)是汉语中对蜣螂的俗称,属于鞘翅目金龟子科昆虫。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一类以动物粪便为食、并能滚粪成球的甲虫。学名为蜣螂(Scarabaeus),具有坚硬外壳和铲状头部,擅长用足推动粪球移动,用于繁殖或储存食物(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二、生物特征与文化象征

  1. 生态作用

    蜣螂通过分解粪便改善土壤结构,在生态链中扮演“自然清道夫”角色,对维持牧场和农田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中国昆虫志》科学出版社)。

  2. 文化意象

    因推粪习性,民间赋予其“勤劳”“执着”的象征,歇后语“屎壳郎搬家——滚蛋”亦源于此(《中华俗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三、分布与别称

主要分布于温带至热带地区,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踪迹。不同地区俗称多样,如屎虼螂、粪球虫(《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张广学院士. 《中国昆虫志:金龟子科》. 科学出版社, 2019.
  3. 温端政. 《中华俗语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4. 许宝华, 宫田一郎. 《汉语方言大词典》. 中华书局, 1999.

网络扩展解释

“屎壳郎”是蜣螂的俗称,属于金龟科蜣螂亚科昆虫。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该词的含义及相关信息:

1. 名称来源与别称
“屎壳郎”一词源于其以动物粪便为食的习性,“屎”指代粪便,“壳郎”可能与其坚硬的外壳相关。其别称包括推丸、铁甲将军、滚粪牛、圣甲虫等,这些名称或描述其推粪球行为(如“推丸”),或体现外形特征(如“黑牛儿”),部分还与文化象征有关(如古埃及的“圣甲虫”)。

2. 生态作用
蜣螂被称为“自然界清道夫”,通过滚动、埋藏粪便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寄生虫传播,对维持草原和森林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例如,澳大利亚曾引入蜣螂解决牛粪堆积导致的生态危机。

3. 药用价值
干燥成虫可入药,具有破瘀、通便、解毒等功效。现代医学中,其提取物被用于缓解癌痛、治疗肠梗阻及肿瘤辅助治疗。中医古籍《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均记载其药用特性。

4. 文化象征
古埃及人将蜣螂尊为“圣甲虫”,认为它象征太阳神推动地球运转。英文“scarab”与西班牙语“escarabajo”均与其中外文化关联,体现跨语言词源的交融。

5. 物种分布与习性
全球约2300种蜣螂,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各大陆。它们利用月光偏振导航,夜间趋光,雌雄协作滚粪球并在其中产卵。

“屎壳郎”不仅是描述昆虫习性的俗称,更承载生态、医学及文化多重内涵。更多信息可参考权威生物资料或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傍夫宝賮鞭凳不升餐风茹雪朝餔澄心大保调假底厉鼎胡东坡七集东浙三黄都荔斗美夸丽飞沫奉职根深枝茂根植归客后哲加码见得见马克思捡破烂谏省戛然桀竪接头届止肌肤儆动鹫峯劳形帘额丽姝癃残陋僻銮迾毛龟盘回葩藻配号拼读穷莫尚未身税熟顾束马属玉观歪七竖八完牢瓦甓威刑诬扳碔砆五臧枭获小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