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 陆德明 释文:“ 郭 云:‘卤莽灭裂,轻脱末略,不尽其分也。’ 司马 云:‘卤莽,犹麤粗也,谓浅耕稀种也;灭裂,断其草也。’”后多用以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宋 司马光 《后妃封赠札子》:“以此尤宜分别名器,使之著明,以防后世之有僭差,不可卤莽灭裂,苟然而已也。” 明 王廷相 《策问》:“ 陆 之学,其弊也卤莽灭裂,而不能尽致知之功。”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因误衍而误倒例》:“校古书者卤莽灭裂,有遇衍字不加删削,而以意移易使成文理者。”
“卤莽灭裂”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lǔ mǎng miè liè,主要用于形容做事草率粗疏、鲁莽轻率的态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成语源自《庄子·则阳》。原文提到:“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 庄子通过农耕的比喻说明,若耕作时粗心(卤莽)或除草随意(灭裂),收成也会相应低劣,强调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
此成语多用于书面或正式语境,强调对草率态度的批评。例如可形容项目管理中的疏漏,或学术研究中的不严谨。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庄子》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诗词名句网等)。
《卤莽灭裂》这个词意指不知礼节、粗鲁无礼的人。形容一个人言行举止粗野狂暴,缺乏教养和修养。
《卤莽灭裂》拆分成以下部首和笔画:
卤:卜、一、卩
莽:艹、亡、氵、月
灭:火、灬
裂:衣、十、口
《卤莽灭裂》这个词源自《荀子·战志》:“克敌之常在于知己知彼,而且不卤莽灭裂。” 繁体字为「鹵莽滅裂」。
在古时候,卤莽灭裂的汉字写法略有不同,如下:
卤:者、力、卩、户
莽:艹、亡、氵、月
灭:丰、尸、比、心、弓
裂:衣、刀、千、口
1. 他不修边幅,举止粗野,真是个卤莽灭裂的人。
2. 做事要谦和有礼,不要像个卤莽灭裂的粗人。
卤蛋、莽撞、灭亡、裂缝
近义词:粗野、傲慢、狂躁
反义词:有礼、温文尔雅、谦和
百花潭庳小碧筩不检点侧阶查验称德度功春府摧志屈道谍记端详工兵合尊回娘家箭箬郊畦夾袍击断解止京广铁路搢曶金笺奏曲急拍繁弦积雪草卷帙夸侈牢栈冷急丁连案吏力流盼陆云癖虑化麻地末规乃才南欧拟效沛庭蒲饮千古不磨乔画轻描谈写青橐软禁入暮桑户桊枢三祭上池水神山市墟守白收本退锋郎屯厄脱产托虑万无一失窝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