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鹵莽滅裂的意思、鹵莽滅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鹵莽滅裂的解釋

《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昔予為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予;芸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 陸德明 釋文:“ 郭 雲:‘鹵莽滅裂,輕脫末略,不盡其分也。’ 司馬 雲:‘鹵莽,猶麤粗也,謂淺耕稀種也;滅裂,斷其草也。’”後多用以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宋 司馬光 《後妃封贈劄子》:“以此尤宜分别名器,使之著明,以防後世之有僭差,不可鹵莽滅裂,苟然而已也。” 明 王廷相 《策問》:“ 陸 之學,其弊也鹵莽滅裂,而不能盡緻知之功。”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因誤衍而誤倒例》:“校古書者鹵莽滅裂,有遇衍字不加删削,而以意移易使成文理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鹵莽滅裂”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lǔ mǎng miè liè,主要用于形容做事草率粗疏、魯莽輕率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成語出處

該成語源自《莊子·則陽》。原文提到:“昔予為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予;芸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 莊子通過農耕的比喻說明,若耕作時粗心(鹵莽)或除草隨意(滅裂),收成也會相應低劣,強調行為與結果的因果關系。


2. 核心含義


3. 用法與示例


4. 近義詞與辨析


5. 現代適用性

此成語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強調對草率态度的批評。例如可形容項目管理中的疏漏,或學術研究中的不嚴謹。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莊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詩詞名句網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鹵莽滅裂》的意思

《鹵莽滅裂》這個詞意指不知禮節、粗魯無禮的人。形容一個人言行舉止粗野狂暴,缺乏教養和修養。

拆分部首和筆畫

《鹵莽滅裂》拆分成以下部首和筆畫:

鹵:蔔、一、卩

莽:艹、亡、氵、月

滅:火、灬

裂:衣、十、口

來源和繁體

《鹵莽滅裂》這個詞源自《荀子·戰志》:“克敵之常在于知己知彼,而且不鹵莽滅裂。” 繁體字為「鹵莽滅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鹵莽滅裂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如下:

鹵:者、力、卩、戶

莽:艹、亡、氵、月

滅:豐、屍、比、心、弓

裂:衣、刀、千、口

例句

1. 他不修邊幅,舉止粗野,真是個鹵莽滅裂的人。

2. 做事要謙和有禮,不要像個鹵莽滅裂的粗人。

組詞

鹵蛋、莽撞、滅亡、裂縫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粗野、傲慢、狂躁

反義詞:有禮、溫文爾雅、謙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