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割正的意思、割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割正的解释

犹虐政。《书·汤誓》:“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穡事,而割正 夏 。” 孔 传:“正,政也。言夺民农功,而为割剥之政。”《史记·殷本纪》引作“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嗇事而割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割正"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深度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形结构和典籍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溯源 "割"字从刀、害声,原指用刀具分割物体,《说文解字》释为"剥也"(来源:《说文解字》刀部)。"正"字甲骨文象征征伐止乱,本义为纠正、匡正。二字组合最初表示通过强制手段进行规正,《尚书·汤誓》载"舍我穑事而割正夏",此处"割正"即指武力征伐以纠正暴政(来源:《尚书注疏》)。

二、语义演变 随着语言发展,"割正"逐渐衍生出两种引申义:

  1. 裁断公义:《广雅·释诂》训"割"为"断也",汉代经师郑玄注《周礼》时言"割制礼仪",强调以权威决断是非(来源:《周礼注疏》)
  2. 自我规训: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割不正不食"时,引申为对自身行为的严格约束(来源:《论语集注》)

三、现代应用 该词在当代主要作为历史语汇使用,常见于研究先秦典籍的学术著作中。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在《甲骨文字释林》中特别指出,商周金文中的"割"字多与祭祀仪轨相关(来源:《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版)。

网络扩展解释

“割正”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文献语境:

一、核心释义:虐政

根据《书·汤誓》及《史记》等经典文献记载,“割正”意为暴虐的政治措施。

二、引申含义:背离正道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割除正直品质,背离道德准则”,可能源于对“割断正直”的直译,但此用法在古典文献中缺乏直接依据,或为后世引申义。

三、使用注意

  1. 古典语境优先采用“虐政”释义,如《史记·殷本纪》改写为“割政”;
  2. 现代语境中若用于比喻个人行为,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取引申义。

建议进一步查阅《尚书》《史记》等原著,或权威古籍注疏以深入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挨户安康百卉鄙悍薄幸餔歠层泉禅那程粮趁水和泥敕使冲日除奸革弊春草闯堂丹童典牧署丰夥粪壤赴蹈汤火抚揉俘杀贵胜过日核产黑更半夜合明鬟露回家茧茧解束解析式济理祲氛捐躯赴难客踪梨条流水不腐甿讴女叔凭眺平隰钳扭钤山器抱请降躯量嚅唲塞上江南折辱誓海盟山时文寿礼寿司疏亲数珠天笔委杖窝赃乌菱斜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