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安贫守道的意思、安贫守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安贫守道的解释

安于贫困,并以道德自持。宋·苏轼·《荐布衣陈师道状》:“右臣等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守道。”或作“乐道安贫”、“安贫乐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安贫守道"是一个承载中华传统价值观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内涵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物质层面甘于清贫生活,二是指精神层面坚守道德准则。这一表述最早可追溯至儒家典籍《论语·学而》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修身理念,后经宋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凝练成型,如《宋史·刘恕传》记载其"安贫守道,晏如也"的处世风范。

从语义结构分析,"安"字取《说文解字》"静也"之本义,引申为心境平和;"守"字据《玉篇》释作"护也",强调对原则的持守。二者与"贫""道"组合,构成动宾结构的哲学命题,既要求个体在物质匮乏时保持心理平衡,又强调对道德规范的主动维护。这种价值观在《陶渊明集》中得到生动诠释,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的物质境遇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境界形成鲜明对照。

该成语的现代诠释需注意三个维度:其一,非消极认命而是主动选择,如《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指出其本质是"在清贫中保持高尚节操";其二,蕴含辩证思维,明代吕坤《呻吟语》强调"守道者贫而常泰,失道者富而可忧"的价值判断;其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当代《中华传统美德丛书》将其列为修身立德的重要准则。相关近义词"箪食瓢饮""固穷守节"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均有收录,反义词"见利忘义""趋炎附势"则见于《反义词词典》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安贫守道”是一个中性成语,意为安于贫困的生活,恪守自己的信仰或道德准则。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出处与演变


用法与例句


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词汇 说明
近义词 安贫乐道 强调“以守道为乐”的积极心态
反义词 见利忘义、贪得无厌 侧重为利益放弃原则或不知足

文化内涵

这一成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尤其在儒家和道家思想中,强调精神境界高于物质享受。例如,孔子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便是“安贫守道”的典型。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或成语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地里博学不售不滔臭子儿创意出女词彩村伍打喜登山小鲁丁艰洞府对注独用蕃盛法元忿恻风惠干晷高谭格命桂窟顾绣邯郸匍匐皇尸简直矜急紧紧祭兽就理鞫按卡奔塔利亚湾老攫理科嫚戏眉史明谕囊中物宁贴派系倛丑七卿棋响劝止髯茹人神同嫉日省月课赛车删洗諟谛誓言守口如瓶透镜为蛇添足无蕲诬系贤契小材消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