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己利人的意思、损己利人的详细解释
损己利人的解释
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利。 明 李贽 《与庄纯夫书》:“孝友忠信,损己利人,胜似今世称学道者。”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词语分解
- 损的解释 损 (損) ǔ 减少:损失。损耗。损益。增损。亏损。损兵折将。 使失去原来的使用效能:损坏。破损。易损。 使蒙受害处:损害。满招损,谦受益。 用刻薄的话挖苦人:损人。 刻薄,毒辣:这话太损了。 益增
- 人的解释 人 é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 己我 笔画数:; 部首
专业解析
“损己利人”是一个汉语成语,指通过损害自己的利益来帮助他人。该词由“损己”和“利人”两部分构成:“损己”意为减少或牺牲自身利益,“利人”则指让他人获得好处。其核心内涵是主动舍弃个人权益以成全他人福祉,体现了传统道德中推崇的利他精神。
从语言学和语义演变角度分析,该成语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典籍中“舍己为人”的思想,如《论语·雍也》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推己及人理念。现代权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释义为“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行为模式在伦理学中存在争议,既有倡导者认为其符合道德理想,也有学者指出需警惕过度牺牲导致的权益失衡。
在具体语境中,该词多用于褒扬具有奉献精神的个体行为,例如《汉语成语大全》中记载的“古代贤士损己利人,堪为后世楷模”的典型用例。近现代文学作品中亦常以此词刻画人物品格,如鲁迅杂文中对自我牺牲精神的辩证讨论。
参考资料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
- 中华书局《论语译注》
- 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大辞典》
-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 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
网络扩展解释
“损己利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拼音:sǔn jǐ lì rén
- 字面意思:损害自己,使他人得利。
- 结构:联合式成语,由“损己”和“利人”两部分构成,强调自我牺牲与他人受益的关系。
出处与典故
- 最早记载:出自明代思想家李贽的《与庄纯夫书》:“孝友忠信,损己利人,胜似今世称学道者。”。
- 现代引用:鲁迅在《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曾用此词,形容某些人选择自我牺牲以成全他人。
用法与例句
- 语法功能:可作谓语、定语或宾语,如:
- 谓语:“他总以损己利人的态度对待朋友。”
- 定语:“这种损己利人的行为值得深思。”
- 例句参考:
- 若在生活中过度“损己利人”,可能被他人利用(举例)。
- 鲁迅提到:“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感情色彩与注意事项
- 中性含义:成语本身不带褒贬,但语境可能影响其解读。例如:
- 褒义:形容无私助人;
- 贬义:暗含盲目牺牲或自我价值贬低的风险(如的造句批评虚假的“伟大感”)。
- 使用建议:需结合具体情境判断是否恰当,避免极端化的自我牺牲。
近义与关联概念
- 近义词:舍己为人、克己奉公。
- 反义词:损人利己、自私自利。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损己利人”既可用于赞美奉献精神,也可警示过度牺牲的弊端,需根据语境灵活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或鲁迅相关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矮林颁马彼等不大对头尘物川境除陌蠢生错节盘根大题小做得法短叹长吁付现脯枣谷处国功花意糊涂剪弃家塾浃岁辑睦矜谨鞠华具闻考察匮缺枯鳞良骥练朱莅卜木戾嫩红丕佑破说蒲鸽谦需翘尾巴棋局轻车熟路穷短欺伪儒臣乳孩儿三将军三五门绳律身尤石端明时令顺天应人私亲肆祀托财五就侠刺湘云鹤氅仙人关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