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利。 明 李贽 《与庄纯夫书》:“孝友忠信,损己利人,胜似今世称学道者。”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损己利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损己利人”既可用于赞美奉献精神,也可警示过度牺牲的弊端,需根据语境灵活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或鲁迅相关著作。
《损己利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为了利益别人而自己付出牺牲。
《损己利人》这个词可以拆解为“损”、“己”和“利人”三个部分。
• “损”字的部首是“手”,总计五划。
• “己”字的部首是“已”,总计三划。
• “利人”是一个词组,意思是帮助别人得到好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寡人有一疾,诸大夫朝夕新进无近于寡人者,非所求然也,以人事近者疾之,是以朝夕有忧心也。’梁惠王曰:‘寡人有疾而无患者,甚矣!今我有子者八人,以人事长者立之,将将立而诛之,仇家则∶余子实不少矣。’”意思是说,作为国王,梁惠王发现身边的人和他并不亲近,而且他的儿子们都很不堪,他要诛杀长辈中那些比较有能力的人,只留下自己的儿子为王,这样就会引起很多报复,他的子孙后代也就无法保住了。孟子听到这番话后,劝梁惠王,“损己以利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来造福他人。结果梁惠王接受了孟子的意见。
《损己利人》在繁体中为「損己利人」。
古时候《损己利人》的汉字写法没有太大的变化。
1. 他明知银行困难,仍然毅然决然地捐赠了大笔资金,真是个损己利人的好人。
2. 作为公司领导,他总是会站在员工的角度,不惜损己利人,为大家谋求最大的福利。
1. 损害他人
2. 保护公众
3. 亏损利润
1. 为人着想
2. 分享利益
3. 无私奉献
1. 利己损人
2. 自私自利
3. 各取所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