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汉的意思、龙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汉的解释

道教谓 元始天尊 年号之一。又为五劫之始劫。《隋书·经籍志四》:“道经者,云有 元始天尊 ,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所以説天地沦坏,劫数终尽,略与佛经同。以为 天尊 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 玉京 之上,或在 穷桑 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 延康 、 赤明 、 龙汉 、 开皇 ,是其年号。其间相去经四十一亿万载。” 唐 吴筠 《步虚词》之九:“敢问 龙汉 末,如何闢乾坤。” 明 屠隆 《昙花记·上游天界》:“晃晃 弥罗宫 ,巍巍 鬱萧殿 。始劫干 延康 ,大道超 龙汉 。” 清 赵翼 《岣嵝碑歌》:“伊昔昏垫五行汨, 龙汉 餘劫留水厄。”亦称“ 龙汉刼 ”。 清 钱谦益 《登齐云岩·谒玄天太素宫》诗:“ 东海 几经龙汉刼,北宫长列羽林军。” 清 黄遵宪 《感事又寄丘仲阏》诗之二:“ 帝释 亦愁龙汉刼,天灾况值鼠妖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龙汉是汉语中具有深厚宗教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其核心释义与佛教宇宙观密切相关,并在文学语境中衍生出象征意义。具体解析如下:


一、佛教术语释义

龙汉指佛教“龙华三会”信仰中的第一劫周期,即过去庄严劫。据佛教典籍记载,宇宙经历“成、住、坏、空”四大阶段,每一阶段为一劫。龙汉劫为过去劫,象征时间的开端与轮回的起点。此劫中,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相继出世度化众生,最终由燃灯佛(定光佛)于龙华树下主持法会,开启救度因缘。

典籍依据:

《法苑珠林·卷二十》载:“过去劫名龙汉,中有佛号曰定光,次名赤明,佛号曰灯光。”


二、文化象征与文学引申

在文学创作中,“龙汉”被赋予时间悠远、天地初开的意象,常见于诗词与道教文献。例如唐代王勃《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以“龙汉年而法王出现”喻指佛法源流之古老。道教亦借用此词,如《云笈七签》将“龙汉”与“赤明”并列为宇宙演化阶段,强化其时空象征。


三、现代语境中的特殊用法

当代少数文献以“龙汉”代指中华文明源头或华夏精神,属修辞性引申。例如:“龙汉遗风,薪传万世”,借佛教术语隐喻文化传承的永恒性。此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并非词典标准义项。


四、权威辞书定义

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释义:

龙汉

  1. 佛教语。指龙华三会之第一会。为过去劫之名。
  2. 泛指远古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

  1.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佛教劫运观研究》
  2. 道世《法苑珠林》(中华书局点校本)
  3. 王勃《王子安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 《云笈七签·卷三》(华夏出版社)
  5. 《东方哲学》期刊2020年刊文《佛教术语的文学转义》
  6. 《汉语大词典》(第2版)第12册,页891

网络扩展解释

“龙汉”是一个具有道教文化背景的术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龙汉”是道教宇宙观中“五劫”的第一个劫数,也是元始天尊的年号之一。根据《隋书·经籍志四》记载,道教认为天地会经历循环劫数,其中“龙汉”作为初始劫,与延康、赤明、开皇等劫共同构成宇宙周期,每个劫期间隔达「四十一亿万载」。

二、文化内涵

  1. 道教宇宙观:象征天地初开的混沌时期,元始天尊在此阶段传授秘道、开劫度人。
  2. 文学意象:常见于诗词典籍,如唐代吴筠《步虚词》用“敢问龙汉末”表达对宇宙起源的追问,清代黄遵宪诗句“帝释亦愁龙汉劫”则借指重大灾变。

三、常见误读说明

需注意:部分解释(如)将“龙汉”拆解为“龙”与“汉”的组合,并赋予“英勇威严”的引申义,这属于现代衍生解读。在传统道教典籍和权威辞书中,该词特指宗教术语中的劫数概念。

建议结合《隋书》《步虚词》等文献,或查阅《汉典》《道教大辞典》等工具书获取更系统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岁羹宝石八则被遇笔试弊源彩战参加差度丑比川境垂仁蠢蠢戢戢村父老蹙缩灯火管制棣蕚帝社多儹放刁把滥腐酒槁衲藁葬钩深管他含笑入地宦籍鹘握嘉虑节下机米惊遽惊心骇目谲变举枉措直浪语六舞龙井緑腰矛弧甿讼内怛平滑肌普照墙眼迁蹇乾位樵歌倾衿青精石饭人涉卬否软布兜丧幡上真慎刑受命玺泰勒恬雅西楚细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