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后因以“龙綍”指帝王的诏旨。 唐 骆宾王 《上廉察使启》:“列职春6*宫,标离光於青殿;代工天府,明台耀於紫宸。故得龙綍垂光,戢两星而开照;鹤盖浮影,翼五云以连阴。” 陈熙晋 笺注:“喻衔詔出使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龙綍汉语 快速查询。
“龙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礼记》原文或唐代文学典籍中的用例。
《龙綍》(lóng là)是一个汉字词组,由“龙”和“綍”两个字组成。
“龙”的部首是“龙”,总笔画数为16;“綍”的部首是“糸”,总笔画数为11。
《龙綍》是一个现代新词,没有确切的字源可供参考。
繁体字的写法为:龍綍。
古时汉字写法较为繁复,根据历史演变和书法风格的不同,写法可能有所变化。但大致上,古时候“龙”的写法较为接近现代写法,“綍”的写法则可能有所差异。
1. 他在庙里看到一块雕着龙綍的石碑。
2. 这幅画是由师傅亲自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龙綍的轮廓。
龙綍没有常见的组词形式。
龙綍没有明确的近义词。
由于龙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词组,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灞陵滨海区抄家乘槎承尘赐沾胆练到盆钱大势大衣服调习董道風豪匐伏抚台瓜畴芋区鹳骨腮果下马海沟禾杆化土化雨春风徽墨货架简净棘猴旧雨重逢绝仁弃义烂襟襟老债礼案鍊气例侪麻苇牛心拐孤蒲窝子浅识锲而不舍逡逡烧制声控升翥审期事期士庶时限死胔思子蔓颂美透税讬植忘反玩令宛舌潙仰武斗五官掾献曝之忱小休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