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抚台的意思、抚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抚台的解释

明 清 巡抚的别称。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戊辰,起兵备 大名 ,抚臺为 温公 如璋 。”《恨海》第六回:“此刻各省督抚都兴兵勤王,这岸上是 山东 抚臺 袁大人 的勤王兵。”《宦海》第一回:“制臺和抚臺听了,也不説好,也不説不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抚台是明清时期对巡抚的尊称,属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之一,主管一省民政、司法及军事事务。其词义与历史演变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字义解析

    • 抚:取“安抚、抚治”之意,指代官员治理地方的职能。
    • 台:古代对高级官吏的敬称(如“御史台”“三台”),后引申为对省级长官的尊号。

      合称“抚台”,即代指统辖一省、执掌军政大权的巡抚。

  2. 职能范围

    明代始设巡抚,清代定型为从二品官,职权包括:

    • 督察官吏、管理刑狱
    • 统筹赋税、赈灾济民
    • 兼领兵部衔,节制本省军队(如绿营)

二、历史制度演变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

    释“抚台”为“明清时巡抚的别称”,强调其“总揽一省政务”的职能(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2. 《辞海》(第七版):

    明确“巡抚”在清代“掌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并注明“俗称抚台”(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2.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
  3. 钱实甫. 《清代职官年表》. 中华书局,1980.
  4. 张廷玉等. 《明史·职官志》. 中华书局,1974.

网络扩展解释

“抚台”是明清时期对巡抚的尊称,属于地方军政要职,主要职责涉及一省的军政、民政管理。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2.历史沿革

3.职责与权力

4.名称考据

5.相关官职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脉络或具体案例,可参考《明史》《清史稿》等文献,或访问(搜狗百科)查看详细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谙忆办课暴利鞭背弊弊壁橱不入时宜柴虒长工谗铄程法螭坳冲锋陷鋭船到桥门自会直辞秩凑集觕理霮濧但马点饥喋盐指隄障负席干凈土贯发归过贵要诙啁夹毂队瘕气继而惊怪巨富忼慨脍炙人口拉场离女留蹛溜嘴鹿鸣宴谩谰媒绍没羞门款免夫钱捏码跑青硗硗轻薄侵扰任刻荣班水陆毕陈孙络突发文干乌蓝显白相印法遐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