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滨海区的意思、滨海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滨海区的解释

[coastal region] 临近海滨的区域;亦指滨海的建成区(如建有房屋和散步道的区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滨海区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与地理学解释如下:

一、词典释义

滨海区(bīnhǎi qū)

词性:名词

核心释义:指与海洋相邻的陆地区域,特指海岸线向陆地延伸一定距离的地带。该区域兼具陆地和海洋的自然特征,是海陆相互作用的过渡区域。

例证:

“滨海区常受潮汐影响,生态系统独特。”

词源解析:


二、地理学扩展定义

从专业视角,滨海区包含以下特征:

  1. 空间范围:
    • 狭义:海岸线向陆延伸1–10公里,向海延伸至浅海大陆架。
    • 广义:涵盖潮间带、盐沼、沙滩、近海岛屿等复合生态系统。
  2. 自然属性:
    • 受海浪、潮汐、盐雾侵蚀作用显著;
    • 土壤多盐碱化,植被具耐盐性(如红树林、碱蓬)。
  3. 人文意义:
    • 人类活动密集区:港口、旅游区、水产养殖基地;
    • 易受风暴潮、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灾害威胁(《地理学名词》第二版)。

三、典型城市案例

天津市滨海新区: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地理学名词》(第二版)[M]. 科学出版社, 2021. 链接
  3. 天津市人民政府. 《滨海新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EB/OL]. 2023. 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滨海区”是一个地理或行政区域的名称,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解释:

  1. 基本定义
    指临近海滨的区域,通常用于描述沿海城市或行政规划中与海洋接壤的建成区。例如,这类区域可能包含住宅、商业设施或休闲场所(如散步道)。

  2. 具体实例
    在中国,典型的代表是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域位于山东半岛北部,是国家级的经济发展区,依托沿海区位优势进行产业布局。

  3. 功能与特点
    滨海区常因自然资源和交通便利性成为经济开发的重点,例如设立经济特区、湿地保护区,或开发旅游项目(如滨海休闲广场)。这类区域在规划中兼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4. 扩展说明
    词语中的“滨海”强调地理特征(靠近海洋),而“区”则体现行政或功能划分,组合后既可指自然地理范围,也可指行政管辖范围。

提示:如需了解具体地区的滨海区政策或规划,建议查阅当地政府发布的官方文件。

别人正在浏览...

懊憦插田仇外靛缸俄瞬放火纺织纤维咈咈高骧共偫故将古宪河龟和诗厚奉后旍銗镂后生仔化炼环游江河奖金俭汰洁癖空首快递员逵市烂败老花根累臣两京良游联展璃灯劣等枥马貍物沦敝氯化钠蔓词梅内劳斯定理蒙袂民产暮序凭揽牵萝莫补弃咎秋输山脊神口失计死而无怨缌免搜选筒糉脱秤晩步夏后氏详典小亲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