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士庶的意思、士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士庶的解释

(1).士人和普通百姓。亦泛指人民、百姓。《管子·大匡》:“君有过,大夫不諫;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进,可罚也。”《司马法·天子之义》:“天子之义必纯取灋天地,而观於先圣;士庶之义必奉於父母,而正於君长。故虽有明君,士不先教不可用也。”《宋书·王弘传》:“诸议云士庶缅絶,不相参知,则士人犯法,庶民得不知。若庶民不许不知,何许士人不知?” 唐 元稹 《阳城驿》诗:“我实 唐 士庶,食 唐 之田畴;我闻天子忆,安敢专自由。” 清 方苞 《读<经解>》:“学者循诵《易》、《诗》、《书》、《春秋》之文,而虚言其义,有得有失,一如记所称。而《礼》则湮沉残缺,每至郊庙大议,众皆冥昧而莫知其原。閭阎士庶,丧祭宾婚,荡然一无所守,而竞於淫侈。”

(2).士族和庶族。《宋书·恩倖传论》:“ 周 汉 之道,以智役愚,臺隶参差,用成等级; 魏 晋 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风闻 东海 王源 ,嫁女与 富阳 满氏 ……窃寻 璋之 ( 满璋之 )姓族,士庶莫辨。”《南史·王球传》:“时中书舍人 徐爰 有宠於上,上尝命 球 及 殷景仁 与之相知。 球 辞曰:‘士庶区别,国之章也。臣不敢奉詔。’上改容谢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士庶”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一、基本含义

  1. 泛指社会各阶层
    由“士”(读书人、士大夫)和“庶”(平民百姓)组成,合指士人与普通百姓,代指全体人民。例如《管子》中提到的“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进”,强调士与庶民共同构成社会主体。

  2. 特指士族与庶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演变为门阀士族(世家大族),“庶”指寒门庶族,两者界限森严。如《宋书》记载“士庶之科,较然有辨”,南朝王球曾因士庶有别而拒绝与庶族交往。


二、历史演变与使用场景


三、引用文献示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管子》《宋书》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士庶

士庶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

士(shì)是由“士寸”两个部首组成,寸字是右边的部首,代表着长度单位寸;而士字则是左边的部首,代表着士兵、士人。

庶(shù)是由“广木”两个部首组成,木字是右边的部首,庶字则是左边的部首,表示一种用木头做成的床榻。

士庶这个词的来源可追溯至古代文化中士人与庶民的对立状态。在古代社会中,士人属于上层社会,具有优越的地位和特权;而庶民则是指普通百姓,没有特殊地位和特权。因而,士庶可指士人和庶民两个阶层的关系。

在繁体字中,士庶的写法为「士庶」。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士庶的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只是有些偏旁部首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关于士庶的例句:“士庶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彼此平等对待。”

与士庶相关的组词有:士人、庶民、士兵。

与士庶近义词为:上下、尊卑。

与士庶反义词为:主人、奴隶。

别人正在浏览...

百日粮白纻歌苞含保健功笔妙彬炳炳发楅室迟明春农鹾院打吵丹鱼刀丛的句低眉顺眼都美歌唫顾爱龟背过局和治轰腾簧口简较急杵擣心技击进丁经贸嫉闲妒能狷浅勘测看日子儣俍朗抱礼品鸟觜尼轲喷雨嘘云朴悫品色衣勤恤腃发阮咸宅三星森竪邵侯石版誓天水礼蜀洛逃祸塌实偷巧违养吻螭幄帐相机行事些微西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