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乘槎的意思、乘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乘槎的解释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 郡访 严君平 则知之。”后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时。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艺文类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也载有类似的传说: 汉 张骞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经月,到一城市,见有一女在室内织布,又见一男子牵牛饮河,后带回织女送给他的支机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况復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飇道阻, 蓬莱 无可到之期。”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岂知乘槎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 清 孔尚任 《岸桴记》:“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后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诗之一:“乘槎断消息,无处觅 张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只琉球使还消息》诗之一:“闻道乘槎客,安流实快哉。” 清 黄遵宪 《远归》诗:“且图傍岸牵舟住,竞説乘槎犯斗还。”参见“ 星槎 ”、“ 浮槎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乘槎”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典故、引申义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面含义

“乘槎”字面指“乘坐竹木编成的筏子”。“槎”即竹筏或木筏,如《博物志》记载的传说:有人居海边,见每年八月有浮槎(木筏)往来于天河与海之间,遂乘之到达天河,遇见牛郎织女()。

二、典故来源

  1. 神话传说: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的“天河浮槎”故事,是“乘槎”最早的典故。古人认为天河与海相通,乘槎可至天上仙境()。
  2. 历史关联: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被附会到典故中,如《荆楚岁时记》称张骞“乘槎寻河源”,后人以此比喻奉使远行()。

三、引申含义

  1. 登天或求仙:因传说中乘槎可达天河,故引申为“登天”或追求超脱凡尘的境界()。
  2. 入仕或出使:古代文人以“乘槎”暗喻入朝为官或接受使命,如张骞出使西域的象征意义()。
  3. 借力达成目标:作为成语使用时,也比喻借助外力实现目的,如过河需筏的实用意义()。

四、文化影响

该词常见于诗词,如杜甫《有感》中“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既用神话意象,又暗含对仕途的感慨。需注意不同语境中的具体指向可能侧重神话、历史或比喻义。


以上内容综合了多个来源的考据与解释,完整文献可参考《博物志》《荆楚岁时记》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乘槎的意思

《乘槎》是一个汉语词汇,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指乘坐船或木筏等交通工具过江、过河、过海等;第二个意思是指乘坐船或舶艄公。

拆分部首和笔画

《乘槎》拆分成两个部首,左边是“丿”(piě),右边是“木”(mù)。其总共包含了6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乘槎》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说文解字》中,“槎”原指木筏,后来引申为指船。而“乘”即表示乘坐、乘载的意思。因此,《乘槎》意为乘坐船或木筏等交通工具。在繁体字中,《乘槎》仍然是“乘槎”,并没有特别的变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和现代有所不同。对于《乘槎》这个词,繁体字和现代字形比较接近,没有太大变化。然而,在古代的《说文解字》中,《槎》的字形与现代略有差异,字尾形状不同。

例句

1. 我们乘槎过江后,就到了对岸的小村庄。

2. 船上的乘客都在欢声笑语中乘槎出海。

组词

乘坐、乘船、乘车、乘飞机、乘火车

近义词

乘船、乘坐

反义词

登岸

别人正在浏览...

嗷嗷待食白黑焙造不阕醇正刺断村际道边苦李得解等好灯台不自照定甆羝羊困凤目分间趺读负羁妇女运动狗彘不食果丞嗨子戏恨恚后娘黄纸札欢咍鬟髻慧明加劲謇犯胶黐狡扇阶矶极法锦衾锦霞几彖揆席乐情列称伦伍眉头一展,计上心来盟津南梁瓯金蒲海企迟清微阮生狂圣时史法食量守晩守望相助説公案松柏之客搜拔铁骊卧褥香炉弦外遗音肖物